都知道當年《金陵十三钗》努力沖奧,最後铩羽而歸。我是先看的小說之後看的電影,小說還是挺不錯的,通過秦淮女子的舍身救助女學生,讓人感受到抗日戰争期間南京大屠殺的殘酷無情,提醒世人不要忘記這段悲慘的曆史。


...

電影我看完之後認為比小說還是差了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沖奧,找了克裡斯蒂·貝爾加盟,約翰這個角色在小說當中是完全不存在的,也就是為了他量身定做的角色,有一些生硬的感覺。比如一開始他隻是一個并沒有什麼責任感的美國醉漢,想着活命,還和玉墨打情罵俏。

然而,當日本兵沖進教堂對女學生施暴的時候,他一轉眼又變成了上帝的代言人,為了保護女學生不遺餘力。這一切來得那麼突然,讓人有點摸不着頭腦。


...

到了最後,謎底總算是揭開了,是因為約翰有一個夭亡的女兒,那個女孩要是活着,恰好和這些女學生差不多大,這樣解釋起來就合情合理一些了,但還是有些生拉硬套的痕迹,如果把他寫成在中國住了很多年的一個外國人,我想更容易解釋他對中國人的感情。隻是如果這樣的話,貝爾就要學中文了吧。


...

說到語言,也是個問題,為了配合貝爾的演出,戲中所有和約翰有對話的角色,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不管是女學生,還是秦淮名妓,不管是漢奸,還是日本軍官,中日戰争似乎英語成為了第一語言。這畢竟是發生在中國的故事,實際上的主角也是中國人。就是這樣刻意迎合好萊塢的感覺,讓人不舒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