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片質量來講,韓國電影《國家破産之日》無論專業性還是思考深度上,都遠遜色于好萊塢的《大空頭》,但這并不影響一個敢于自揭傷疤的國家,對風雨欲來的全球經濟形勢大膽的揣測與暗示。

...

《國家破産之日》講述的是1997年的那場亞洲金融危機,作為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韓國的經濟首當其沖,在使用了所有的政策和經濟工具之後,韓國政府求助于IMF(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特别提款權。

此時,隐藏在背後的某超級大國,借助IMF和資本運作,完成了夢寐以求的騰籠換鳥——利用超發的美元換取一國的經濟命脈。

當韓國政府與IMF完成談判,後者答應施以援手的一刹那,韓國人心裡很清楚,這就是所謂的“國家破産之日”——韓國的舉國财閥經濟,被某超級大國正式接管。

...

片中,選擇了無奈的小企業主、跋扈的做空資本、焦慮的經濟學者、私欲的政府官員四條主線,輔以當時的新聞畫面和曆史鏡頭,廣泛的代表性和強烈的代入感,成功的将觀衆引入那場腥風血雨的旋渦當中。

那種身處風口浪尖,卻毫無還手之力的無力與無奈,足以震撼人心。

...

亞洲金融危機過去了20年,幾乎是隔了一代人的時光,但其帶來的惡劣後果,至今仍影響着很多國家。在這場超過所有人預期的經濟風暴中,有的國家和地區從此一蹶不振,有的雖付出了慘重代價,但頑強的鳳凰涅槃。

當年的“亞洲四小龍”,除韓國通過文化立國戰略和科技創新政策,依然保持着較強的國家競争力外,很多曾經形勢大好的國家和地區,陷入如日本“失去的十年”般的尴尬窘境。

韓國算得上順勢而為的代表,自然有借古喻今的資格。

...

《國家破産之日》是韓國影人最擅長的現實題材,雖然最後還是落筆于黑政府的傳統套路,雖然還是“套路先行、煽情殿後”,但抽離複雜的經濟學術語,以淺顯易懂的啟蒙方式描述各階層對當年那場金融危機的反應,在試圖還原曆史的同時,警醒貪念的世人。

由此可見,這部時機把握很準的電影,也确實用心了,至少,《國家破産之日》說出了一部分實話,但狹窄的格局和狹隘的民族感,讓本片顯得淺嘗辄止,太小家子氣了。

...

看似還清了IMF貸款的2001年,标志着韓國舉國告别了恥辱和災難,重拾了自尊和自信,然而,風雨飄搖的世界經濟形勢,愈演愈烈的國際貿易之争,讓人不禁要問,經濟危機真的過去了嗎?慘痛曆史還會再次重演嗎?

想到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足以讓世人汗流至踵。

...

雖然《國家破産之日》在題材上占了先機,劉亞仁演出了層次感,金惠秀挽回了些《美玉》丢掉的顔面,但對于這場危機的曆史意義和财閥經濟的深層次原因,本片說得不透徹,黑政府和IMF的理由略顯牽強,所謂“正确救市理論”太幼稚,再加上純粹的煽情與說教,讓本片浮于煽情表面,并沒有講出道理,引出更深層次的思考。

危機就在眼前,世界經濟又到自由貿易與關稅壁壘的十字路口,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