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形容它啊……因為太過震撼以至于看完當刻什麼都寫不出來,過了十幾個小時,還受它影響改動了一點自己的劇本,然後才決定來标個已看。。。不小心超了字數…

可能是我很多年前看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來最喜歡的青春片了吧。。。

所有的情感都混沌嘈雜叫嚣着,卻又并沒有被撕扯着走向任何疼痛緻命的極端,走向行定勳式的絕望和自嘲。

同樣是後安保時代的詩,它和《69》卻又分明是不一樣的啊,和那種荷爾蒙退卻後自甘犬儒的自憐自哀是不一樣的。

最有思想讀最多書的三上懷着幼稚又崇高的理想死得那麼狼狽又滑稽(不知道有沒有neta三上寬的意思(狗頭;被母親不聲不響抛棄的女孩子懷着“突破什麼“的念頭稀裡糊塗跟着買春的大學生回了家卻又安然無恙地全身而退,然後唱着歌在雨裡抱着塑膠假警察哭泣。

在暴風雨中發了狂的少年重複着無能的酗酒的父親的暴力行徑在老師的辦公桌上撕爛了暗戀的女孩的襯衫卻隻看着她背後由自己造成的燙傷大哭起來;

在學校的禮堂,在大雨中脫掉衣服跳舞的場景也同樣美得驚心動魄;

所有人都殘忍、自我、健忘,沉溺在短暫的違規的快感之中肆無忌憚地狂歡。

多好啊。這些都是蝸居在鬥室裡卑怯地陪嶽父嶽母自娛自樂的自诩為無奈的大人的數學老師永遠失去了的東西。

反正台風總有一天會摧毀那個一遍遍逼我認同“十五年後你也會變成和我一樣庸俗醜陋的大人”的破學校,然後我們會跳進雨後的泥沼裡,渾身污泥,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