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1
圍繞着電視劇《天道》的讨論頗多。
但什麼是天道,天道是什麼意思?衆多的讨論莫衷一是。
《天道》的原著叫做《遙遠的救世主》,我沒有考證過這兩個名字是如何互換的。顯然救世主的說法是西方的,而天道的說法是東方的。不管是哪一方,他都指向了背後的策劃者。
老子曰,功成身退天之道。
因此,西域某乙有理由認為《天道》即是背後策劃者的代名詞。
2
故事的開始,故事主角丁元英作為私募基金的背後策劃人,開始清算利潤,功成而退。
故事的結束,故事主角丁元英作為格律詩音響店的背後策劃人,最終算清恩怨,全身而退。
在天道裡,背後的策劃者可能是人,可能是神,也可能是丁元英所說的文化屬性。無論是哪一種,他都讨好了懷疑論者的需求。也許所有的成功背後都有一位卓越的策劃者?

圖片發自簡書App
3
現實的背後可能隐藏的是天使。
現實的背後,也可能躲藏的是魔鬼。
神總是企圖躲藏在萬物的背後,他說你要信我,信必得救。
以至于丁元英這個鬼才,也躲在了法律和合同文本的背後,策劃了一起殺富濟貧的故事。這個故事與上帝救世是一個版本。
垂簾聽政,神人共通的駕馭之術。
首先你得是他的信徒,離開一個信字這事兒根本行不通。你要信他,你必須承認自己是弱者,你不從心底裡承認自己是弱者,這事也根本行不通。所以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其實是一個悖論,文化隻有一種,那就是主導者的強勢。有時候他說火是有力量的。有時候他說水是有力量的。但你必須知道,主導者才是有力量的。
主說,你要信他,你必得救。
西域某乙說,你若不信他,你必将得到懲戒。
于是上帝用地獄來懲戒,人間用法律來懲戒。背後策劃者們的運作模式是何其的相似。

圖片發自簡書App
4
法律是不道德的。
西域某乙的這句名言扔出來如晴天霹靂,如果把這句話讨論不清楚,弄不好會天打雷劈。本來我想把這句話作為文題,慎重考慮後,還是決定把它隐藏在字裡行間。
法律是不道德的。這不是在講法律的善惡,這是在講法律的屬性。換句話說,你可能就聽明白了。道德是不法律的。
有人說良法是與道德是相通的。某乙認為,那隻是慈悲者的無知。大道廢有仁義。在法律面前,道德充其量隻能垂死掙紮。
法律的本質是約束,約束的本質是懲戒。
在格律詩的股份裡,歐陽雪占51%,其他人占49%,51比49大多少呢?那是100%壓倒性的大,大在法律屬性。丁元英所說的文化屬性指的就是這個,丁元藝利用這個法律屬性。法律至上,法律裡面沒有道德,符合法律的規定,就不必承受道德的譴責和良心的壓力。
丁元英也是看清了法律是不道德的這個本質屬性,所以他有膽放手去做。但他畢竟拿不準,他怕遭天譴,所以到五台山去尋僧問道,以求心安。

圖片發自簡書App
5
好人有壞人來殺,壞人有法律來殺。那李冰的死呢?
法律本來是用來約束那些以利相聚的人。以利相聚,利盡則散。李冰看不到格律詩公司的前途,依法退股無可厚非。李冰打算利用新證據推翻原判決為自己謀利,符合法律規定,無可厚非。但這時丁元英卻突破了他自己信奉的文化屬性。将李冰放到道德的制高點上炙烤,讓其悔恨而死。
李冰其實不必死。
李兵一死,丁元英的理論再也站不住腳了。整個故事也因此露出了巨大的破綻。這筆賬隻好算在作者豆豆創作準備不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