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第四天,昨天晚上和圈寶去看電影《姜子牙》。

網絡圖片
孩子看特效和劇情,也還是得到了滿足,雖然不一定能get到導演想要表達的蒼生大義,眼下依然不失為一部親子共樂的影片了。
電影極力想表達:“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意思是: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看待萬物和草狗一樣,并沒有對人特别仁慈,也沒有對其他的萬物特别殘酷,一切都平等對待。
所以,元始天尊要姜子牙,用一個人的生命換取天下蒼生的平安。他要姜子牙要斬的是善,而非惡。接着便有了姜子牙的迷茫……
于是,一貫正義淩然,以天下衆生的平安為己任,視為元始天尊得意弟子的姜子牙開始思考這個命題。
得出的結論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你元始天尊的天下,休想控制天下人的命運。
姜子牙不想再做一塊維持天庭統治體系的闆磚,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去保護天下衆生。
這種感覺像極了,成年人費盡辛苦從職場小白苦熬到職場精英了,突然發現多年總結和積累職場經驗和職場規則就是一場笑話,而變的無所适從了。
這讓我想到了張居正,他是個才高氣傲、胸懷天下的人,但是在他未得勢時也隻能裝聾作啞、冷眼旁觀,先融入這些團體中,然後養精蓄銳、再蓄勢待發。
每個人的起步不同,每個階段的信念也不同,走到今天,依然懷疑昨天再正常不過,但是要質疑明天,那需要的不僅僅是智慧,更需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