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霍元甲的名字,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李連傑一版與日本人的對決,在大IP、仙俠劇盛行的今天,關于真功夫的演繹已經越來越少,而由趙文卓、釋小龍、梁小龍、高雄、邱建良等真正的武功高手演繹的《大俠霍元甲》振奮我心。

戊戌變法失敗後,“六君子”以身殉國。深受譚嗣同愛國熱忱感染的霍元甲隻能眼睜睜看着英雄殉國。随後不久,八國聯軍侵華,大刀王五為禦外辱,玉碎成仁。霍元甲得知消息連夜去為義兄收屍,雖然讓王五留存全屍,卻給霍家引來大禍,緻使霍氏男丁盡死。

無奈之下,霍元甲隐居滄州,卻不想一次出山走镖又陷入仇家圈套之中,種種波折之後霍元甲終手刃仇人為父報仇,卻也心灰意冷,決意南下上海。他在上海開辦精武門且很快就立住了腳跟,名氣也越來越大,這讓已經将侵華列為國策的日本人十分不滿,面對日本人的挑釁,霍元甲師徒齊上陣,在與日本人的最後較量中鬥智鬥勇,最終憑借過人的膽識挫敗了日本人的陰謀。

不論經曆怎樣的磨難,霍元甲的初衷從沒有改變,以中華武術強國民之體魄,除東亞病夫之謬論。并且反對門派之争與好勇鬥狠的武林陋習,倡導愛國、修身、正義、樂助的武林新風。

他的精神感染着每一個中國人,也激勵着每一個中國人。他強調聲明“武士之道,不在争強鬥狠,而在錘煉修為,終至文武貫通,此即精武精神,亦為武林新風之主旨!”

除了劇情振奮人心,整部劇拳拳見肉的武術風格也是極其精彩。在演員真功夫的基礎上,劇組安排他們開拍前訓練近60天,一改飛天入地的武俠風,将每一個武打場面,每一拳每一腳都清晰地展示出來。如霍元甲雪夜鏖戰鷹四,孫無疾大戰霍元甲等名場面,都引發了強烈的反響。而且劇中還展示了不少冷門兵器,如流星錘、杆子鞭、子午鴛鴦钺等各具特色的兵器,讓不少喜歡武術的觀衆大飽眼福。

整部劇以國家情懷為核,以史實為依托,講述了清朝末年,一代武術宗師霍元甲面對内憂外患的國家危難,以中華武術精神抵禦外國勢力,捍衛民族尊嚴的傳奇故事,不論在任何時候都鼓舞激勵着每一個中國人的熱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