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本傑明·巴頓奇事》的片名感到陌生,那麼它的另一個名字《返老還童》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返老還童》形象而具體的點名了本片的主旨,也将大衛·芬奇“矛盾”的風格——浪漫與黑暗,有機的融為一體。

小時候和小夥伴讨論過很多奇思妙想,其中之一就是,如果能從“死”活到“生”,那将是多麼美妙的體驗。這個想法在大衛·芬奇的《本傑明·巴頓奇事》中實現了。

但在成年的我看來,《本傑明·巴頓奇事》堪比血色的浪漫——殘酷的逆生長,生生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可别信什麼“大衛·芬奇終于放下黑暗電影的屠刀”的鬼話,也由衷的謝天謝地,返老還童這種事不過是電影裡的一場噩夢。

...

本片用159分鐘的片長,描繪了一個從“死”活到“生”的個人史詩,逆生長的經曆是獨一無二的,卻讓觀衆反過來去感受到生命的兩個極端——生的“痛苦”與死的“快樂”。

在時間這個抽象的三維坐标中,生命是那麼平淡無奇,人類總要經曆生老病死,反過來就不美妙了,特别是,這個特别的人遇到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其實,大衛·芬奇的野心很大,大到用他特有的叙事手法和違反科學定律的非凡想象,向偉大的《阿甘正傳》緻敬。

他想用一個逆生長的神奇之人,與一個不斷發展前進的時代,進行某種形式的融合和比較,而本傑明和黛西的一生摯愛,不過是給觀衆留下一組印象深刻的時間坐标而已。

...

隻是,當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遇到時代與成長的嚴肅話題時,觀衆更習慣于選擇前者。畢竟,看俊男美女談戀愛,陪着男主變年輕、女主變老的奇妙經曆,要比略顯枯燥刻闆的時代曆程更有吸引力。

況且,将一個看起來非常“不真實”的人,硬塞進一組很“真實”的曆史時刻裡,以及一系列半真半假的人物身邊,那種難以名狀的違和感,想想就覺得無福消受。

片中,布拉德·皮特飾演的男主人公本傑明·巴頓,生下來就擁有80歲老人那樣花白的頭發、褶皺的皮膚和老态龍鐘的體貌特征,因本傑明的母親難産而死,他被父親當成怪胎,被丢棄到養老院的門口,養老院中好心的黑人婦女奎妮收養了他。

...

随着時間的推移,本傑明的身上慢慢的出現了奇迹——别人越活越蒼老,他卻越活越年輕。當“高齡”的他遇到了小女孩黛西,一種由衷的愛意油然而生。

參加了二次世界大戰,經曆了短暫的戀情,人到“中年”的本傑明,在最好的時間遇到了最中意的人——黛西。兩個人各自經曆了一段人生的颠簸流離,最終奮不顧身的走到一起。

然而,命運的捉弄再次讓他們分離,身體越來越小的本傑明,終于盼來了黛西。相伴終老的誓言,在一位老者和一個嬰兒的四目相對中戛然而止。

...

​看得出,很少流露出感性氣質的大衛·芬奇,在《本傑明·巴頓奇事》的感情刻畫上下足了心思,将悲歡離合的感情糾葛,與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纏繞在一起,創造了一出關于生命的寓言故事。

隻是,大衛·芬奇的浪漫,永遠暗藏着對社會的反思、對人性的深思,在男女主人公一系列頗具諷刺意味的遭遇中,那個令人心悸又心痛的“大衛·芬奇黑”,讓觀衆多少有些惶惶不安,如坐針氈。這也是本片之所以與衆不同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