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不少二戰題材的電影,也看過不少婚外情的電影,但看完将兩者結合的《英國病人》,令我無比震撼,影片通過一個面部燒傷病人和一個不斷痛失愛人的護士視角,将戰争、國家、婚外情、身份歸屬等表現得淋淋盡緻。

電影伊始,一切都透露出一種冥冥中注定。

...

二戰期間,一架英國飛機飛越撒哈拉沙漠時被德軍擊落,飛機上的機師起身保護前座的女子,導緻自己全身嚴重燒傷,無國界觀念的貝都因牧人将他送到盟軍戰地醫院,由于受傷失去了記憶,所以片名叫“英國病人”,你會發現,即使是病人,大家也要弄明白他是德國人還是英國人。

女護士漢娜、卡拉瓦喬,一個叫基普的錫克族排雷工兵和他生活在一座廢氣的别墅裡,慢慢的,英國病人記憶被喚醒。原來,他真名叫艾瑪殊,是一位匈牙利的曆史學家。

艾瑪殊,一個本可以在城堡裡好好當伯爵的曆史學家,卻跟着探險隊來到撒哈拉沙漠進行考察,而與丈夫傑弗裡新婚周年的凱瑟琳,跟着丈夫也來到了撒哈拉沙漠。

...

凱瑟琳的出現,一下子就吸引了艾瑪殊的目光,可以說是一見鐘情。他不像其他人一樣自然的跟凱瑟琳相處,或許正如他所言“我不善言辭”,但誰遇見心儀的另一半舉動能正常呢?多少都有些不自然和刻意啊!

在沙漠篝火晚會上,大家一起玩“轉瓶子”,凱瑟琳給講了“奴隸偷窺王後最後謀權篡位”的故事。艾瑪殊透過火光看着凱瑟琳若有所思,随着電影情節推進,這個故事暗含了三人的結局。

...

其實,凱瑟琳也對面貌英俊、眼神深邃的艾瑪殊有感應,他們在集市上、在舞會中不斷相遇,兩人互相吸引,卻又極力壓制這份不該産生的情愫。直到汽車翻下沙坡,晚上又遭遇沙塵暴,兩人躲進狹窄的車廂避難,彼此愛慕的二人被外力聚攏在一起,終于突破矜持顯露心迹。

被困在沙漠凱瑟琳,看完艾瑪殊的筆記後,告訴了他“飛機不是新婚禮物,是英國政府的”,而丈夫真實身份是一名間諜,艾瑪殊立刻反問“婚姻也是假的嗎?”凱瑟琳目光看向遠方,回答道“不,婚姻不是假的。”

一句話,将兩人拉回現實。

...

所以,當他們到了開羅,凱瑟琳邀請艾瑪殊去她房間坐坐時,他目光閃爍地回絕了,并稱呼對方“克利夫頓太太”将自己硬生生拉回了朋友的位置,也斷了凱瑟琳的念想,要回了他自己的筆記本。

但是某些東西遇到壓力越大,反彈就越厲害,愛情尤其如此。

回到自己的房間,艾瑪殊甚至沒有洗漱,倒頭就睡,無人知道他埋在被子裡的雙眼,是否流淚,因為拉爾夫·費因斯的眼神過于深邃,我一度覺得,他眼睛裡藏不住喜怒哀樂,隻要稍有波瀾,他的眼睛裡或波浪滔天,或繁星滿空。

也就有了卡瑟琳主動敲門,走進他的房間,兩人共浴愛火之時,費因斯目光從不可置信到星子般霍亮再到兩人談到“你最恨什麼”時深邃如海。

...

背叛婚姻的愛人,以及占有不屬于自己的愛情,都将付出代價。

他們的愛情,在撒哈拉沙漠時最美好,因為沙漠是個道德約束相對薄弱的地方;在那裡,自然的力量強悍兇險,文明的束縛與牽絆則暫時隐退,甚至隔絕了外面戰火紛飛的殘酷無情。面對自然暴虐時,人與人之間,容易産生惺惺相惜之感,也更能聽清楚自己内心純真的欲求和渴望,艾瑪殊與凱瑟琳的愛情得以暫往世俗道德枷鎖,自然而然的生長起來。

這段禁忌之戀之所以是個悲劇,除了饽于道德枷鎖,也跟當時環境有關系,影片場景在沙漠和城市(開羅)來回切換,道德禁忌的強弱也随之變化,三人的情感結局也越發明朗。

聖誕節閣樓的偷情,占有與被擁有到達極緻;傑弗裡結婚紀念日的發現,坐在車裡抽了一整夜的煙,凱瑟琳在電影院提出分手,艾瑪殊痛苦得不能自拔;聚餐時艾瑪殊的胡言亂語,門後痛苦質問。一場禁忌戀,三人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之中。

此時,戰火蔓延開來,傑弗裡開着英國政府的飛機去接艾瑪殊,可當飛機即将着陸時,傑弗裡卻改變了主意,他想三人一起同歸于盡。然而當場死亡的,卻是傑佛自己。

将受重傷的凱瑟琳安置到流浪者山洞後,艾瑪殊向她承諾,他一定會回來救她,在沙漠徒步三天去最近小鎮借醫生回山洞救人。英軍首先要弄明白艾瑪殊的國籍,也就是身份歸屬的問題;即便那邊有人要死了,因為艾瑪殊奇怪的名字和近乎瘋狂的舉動,英軍主觀臆斷他是德國人,于是艾瑪殊被囚禁。在他逃離火車後,他用自己繪制的探險地圖與德軍交換了一架飛機(德軍繳獲英國飛機),他說:“殷俊視我為敵人後,我就把地圖給了他們的敵人”,飛回了山洞。

...

“我知道你會回來,将我帶往風之殿堂,那是我一心向往。”

回到山洞的艾瑪殊,隻見到了已經去世的愛人和留下的一本厚厚的筆記本附帶着愛人的臨終遺言。在流浪者山洞中,凱瑟琳在絕望與憧憬交織中等待愛人的到來,可她心裡早已察覺這次分别将成為永别,也就有了艾瑪殊離開前,她對他說的那段“關于葬禮”的願望。

凱瑟琳的結局一定是宿命般悲慘結局的,一方面是婚姻背叛帶來的道德枷鎖,隻要她活着,身上永遠都是傑弗裡妻子的标簽,她與艾瑪殊的愛情是傷害丈夫為代價而偷來的,注定得不到世人的祝福,另一方面戰争的殘酷,也會将兩人拆散,在艾瑪殊駕駛飛機帶她離開沙漠被德軍擊落就可以推測出。

兩人的愛情,離開沙漠,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如果看得仔細,你會發現,那個憎恨“ownership”的伯爵,卻弄不清所屬關系,跨過了道德底線占有了朋友的妻子,為了履行承諾,将地圖出賣給了同盟軍的敵人。所以,《英國病人》的背後,身份歸屬的不明挑起的戰争,男人女人戰争,傑弗裡開着飛機想要三人同歸于盡,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戰争:間諜、地雷、苦心、折磨、複仇、死亡。甚至他自己,與凱瑟琳初次雲雨後,希望她離開後,就忘了自己的人,卻把凱瑟琳胸骨上切取名為“艾瑪殊海峽”。愛情,總是要帶上“占有”的調子。

...

還記得電影開頭,凱瑟琳講的那個故事嗎?所以能摧毀疆界的,一是戰争,二是愛情,很巧,他們的愛情生于戰争年代,注定以悲劇收尾。盡管艾瑪殊以“英國病人”的标簽苟活,但如他所言“凱瑟琳死了之後,他的靈魂也跟着死去,活着的隻是一具軀殼。”

最後,他連這軀殼也不想要了,于是向漢娜護士求了幾隻嗎啡,在聆聽愛人遺言中安詳的沉睡過去。

...

雖然《英國病人》二戰為背景,卻通過兩種時空交錯的愛情,從側邊烘托出戰争的殘酷,傑弗裡因為戰争被迫成為英國間諜來到沙漠,艾瑪殊因為救心愛的女人出賣同盟國,從而造成無數人死于戰亂,漢娜愛的人和愛她的人都死于戰争,就連愛人基普,也因為戰争面臨随時喪命的可能。如果不是戰争,他們不會相遇,有的人也不會犧牲。

...

但好在,艾瑪殊在漢娜的照顧下,終于可以與愛人“團聚”,艾瑪殊是幸福的,他得到了凱瑟琳全部都愛,而漢娜,在拉卡瓦喬的幫助下,離開了别墅千萬維也納,她要去找基普,她要與那個帶她在黑夜中看壁畫男人永遠在一起。電影結尾,也暗含着戰争結束,人們即将擁有屬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