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臉怪》中的阿蝶姑娘是一個可憐的女孩。家道中落,母親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相貌姣好的阿蝶身上。母親對阿蝶進行嚴格的訓練,希望女兒能夠有資格嫁給武士為妻。
阿蝶深愛着母親,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讓母親高興,于是她隐藏了内心真實的想法,活成了母親希望的樣子。

阿蝶嫁于武士之家,卻備受夫家欺淩與奴役。為了不讓母親失望,阿蝶忍辱偷生,困守在武士家,無法逃離。
迷失了真心的阿蝶帶着面具卑微地成為的武士家飽受欺淩的妻子。

她困守在廚房,在那一隅之地,仰望窗外自由的天空,卻不敢走出去,因為她害怕自己的行為會讓母親失望。
阿蝶活成了母親希望的樣子,她的内心渴望自由渴望愛情。
一個人無法永遠活在壓抑的生活中。既然殘酷的現實不能打破,那麼就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中吧。

善良軟弱的阿蝶精神分裂成另一個她:這個阿蝶可以自由地玩耍;

可以和愛她的無臉怪談戀愛;

還可以不用壓抑自己的憤怒,揮刀殺死欺淩自己的人……

阿蝶陰暗的内心變成了鬼怪,鬼怪操縱着無臉怪,帶着面具生活的阿蝶做着她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
《無臉怪》的故事不複雜,卻充滿了懸疑性。阿蝶殺人的真相一直到動畫的最後才得以解開真相。賣藥郎雖然從一開始就了解事件的大部分真相,但真正解開謎題的過程依然一波三折。
與《怪化貓》前兩篇《座敷童子》和《海坊主》相比,《無臉怪》的背景畫面相對簡單,也沒有明顯的象征和暗示效果。
推動動畫情節發展主要依靠人物的回憶、倒叙、插叙和人物的對話。尤其是人物之間簡短又難懂的對話是解讀故事真相的關鍵因素。

“你認為自己被關在這裡的話這裡就是牢房,如果不想從這裡出去的話這裡就是死牢”——賣藥郎
賣藥郎這句話從故事的開頭到結束都對阿蝶說過。這句有些哲理的話,點醒的觀衆,讓人開始懷疑阿蝶殺人的真相究竟是不是像動畫一開始描述的那樣?
真相揭開後,賣藥郎再次對困守心城無法自拔的阿蝶說出了這句話。

心魔已除的阿蝶終于可以正視真實的自我了。
抛棄幻想的救贖,走出了困住她前半生的狹小廚房,走向了新生。

“我的力量僅此而已”——無臉怪
無臉怪這句話滿足了阿蝶卑微的願望:無臉怪對阿蝶是有愛意的。
阿蝶就像無數女孩子一樣也幻想着能有一個白馬王子來拯救自己悲慘的命運。無臉怪正是阿蝶姑娘的白馬王子。

阿蝶的心魔化為鬼怪附身在無臉怪身上,而無臉怪則扮作救贖者給予阿蝶一直渴望的愛情,同時扮演救贖者,幫助她殺死欺淩自己的人,再把她從牢中解救出來。無臉怪甚至給予阿蝶一個她想要的婚禮。
賣藥郎認為無臉怪隻是一個被鬼怪附體的妖怪,它的作用就是欺騙被心魔控制的阿蝶,為她制造幻境,滿足阿蝶在現實中無法得到的陰暗需求。

阿蝶追問賣藥郎,無臉怪為什麼救自己?
潛台詞自然和無數單純癡情的姑娘一樣:相信心中的白馬王子是愛着自己的,并非僅僅是欺騙自己的妖怪。

賣藥郎可憐阿蝶,說了一句:“或許是萌生愛意了吧”。貌似為了安慰阿蝶的話。
事實上可憐的阿蝶并不是一腔情願,無臉怪對她是有愛意的。雖然他給予阿蝶僅僅是一次又一次的幻境,但是那僅僅是因為無臉怪的力量太小,他無法真正解救阿蝶于愁城。
自私的愛戀又促使無臉怪隻會滿足于給予阿蝶幻想的幸福,而非真正的讓她解脫。因為無臉怪的力量太小,僅僅限于廚房之中。點醒阿蝶,意味着他會失去她,走出心城的阿蝶就會離開那隅小小的廚房奔向新生,而這個新生不可能有他的參與。

“可惜什麼人也沒有”——賣藥郎
阿蝶姑娘究竟有沒有死?
一種說法是阿蝶已死。武士家人口中所說“上吊的媳婦”正是阿蝶。
阿蝶死後因為覺得辜負了母親的希望,所以靈魂一直不願離開那間廚房,因為不得解脫,所以化身鬼怪被無臉怪附身,周而複始地進行殺人——解救——再回廚房——再殺人的遊戲。

一開始我也認為阿蝶已死了,但是看到賣藥郎最後在武士家廚房中的自言自語,我又産生了懷疑。
再加上賣藥郎驅魔劍下斬殺的隻是心魔産生的鬼怪而非人或鬼魂,阿蝶殺死的其實隻是她自己真實的内心,而非她的肉體。
阿蝶為了母親的願望,埋藏了真心,戴着面具而活,她周而複始殺死的隻是真實的自我而已。
阿蝶的心魔被賣藥郎斬殺後,她應該是逃離了束縛她的那間廚房,勇敢地走了出去,奔向了新生活。
這一次阿蝶應該可以活出真我了吧!
文/秦時嘯歌于2019.07.19日19時18分
首發微信公衆号:嘯歌雜譚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