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現代文明突然崩塌,人類何去何從?

      電影《生存家族》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災變可能——世界失去電。不是供電系統的癱瘓,而是但凡與電相關的全部産品都變成了一堆廢鐵。這對于建立在以電為基礎上的現代文明無疑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

        電影逐漸給觀衆展示場景:鬧鐘、手表、冰箱、手機、電梯、電車、電門、電腦一下子全部失去了功能,超市無法正常收銀、銀行無法正常取款、汽車無法行駛……

...

      《生存家族》傳達給觀衆的是一種假想的失去,更是一種渴望的獲得。

        獲得之一:溫馨與浪漫

        情感淡漠、疲憊操勞的父母,自私的姐姐與不善言談的弟弟,原本都隻是活在了自我的世界中。父親凝神于電視,母親忙碌于瑣事,姐姐專注于購物,弟弟在電腦前陶醉着暗戀姑娘的請求。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切都是最熟悉的場景,看着不痛不癢,不悲不喜。這,或許也是我們現代人生活的常态。

        如果沒有意外,生活會永遠這樣重複下去,瑣碎得一地雞毛,麻木得不知痛癢。

        但,意外發生了,意外成就了他們那一次無比溫馨的燭光晚餐:燭光搖曳,影影綽綽,圍坐相伴,靜谧溫馨。意外還成就了他們那一次無比浪漫的星空遠眺:一家四口,擡頭仰望,蒼茫宇宙,浩瀚星空,星光璀璨,清風徐徐。這是多麼詩意的遠方啊!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多久沒有想象過這樣高雅的浪漫?在瑣碎忙碌中,我們多久沒有觸碰過這樣寶貴的溫馨?

        燭光晚餐與眺望星空,無須昂貴的金錢得以獲得,無須特殊的身份得以擁有。 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隻要你能按得住浮躁的心靈,隻要你能喚得醒麻木的感情,那麼這一切都是唾手可得的。但是如果,我們每天甘願沉溺于庸俗與麻木,那麼這就永遠隻屬于詩與遠方。

...

        獲得之二:蛻變與新生

        影片開始時,我們看到一對熟悉的姐弟:自私自利地嫌棄外公寄來的魚,唠唠叨叨不願意跟電話裡等待的老人問聲好;戴上耳機就可以對世界不聞不問,所有的心思都在如何取得心儀女孩的歡心。他們自私、狹隘、冷漠、無禮。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人從滿腹牢騷到抱怨指責,再到默默接受,最後逐漸成長。在大阪的便利店裡,看到貓糧欣喜若狂的結義,還是那個嫌棄整個世界的女孩嗎?毅然扔掉手機,取下手機套淡定補自行車輪胎的賢司是那個戴着耳機一聲不響的男孩嗎?

...

        影片開始時那個試圖殺魚的場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手拿利刀不斷比劃卻無從下手,最後隻能無奈把魚放進冰箱。顯然,這位從海邊長大的母親也不是一個善于打理生活好手。

        在困境中,她陡然變得伶俐異常,2500日元一瓶的礦泉水,被能言善辯的她以600日元一瓶包攬了。她不僅有經濟頭腦,也極其敏銳的預見性。她毫無猶豫買下所有的水,她毫不猶豫地用酒換一袋大米。她無比清醒地知道,在困境中,什麼才是最緊要的。

...

        我們也很難想象,這位對一條死魚無從下手的母親最後可以熱火朝天地追趕生豬,可以談笑風生地庖丁解“豬”。這是困境帶給一個女人的蛻變。

        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是一個刻闆的公司職員,他自私、愛面子。影片中一再出現的那個假發套,就是他極力維護尊嚴,極力僞裝自己的道具。他缺乏生活常識,又常常自以為是,他總是因循守舊,卻又滑稽可笑。在困境面前,一再退讓,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他的假發套。假發,是這個男人堅決維護尊嚴的載體。

...

        當死後重生的他與家人團聚時,他才明白,假發套隻是他用來自欺欺人的道具,在生死面前,外在的一切,比如容貌,比如尊嚴,比如地位,比如他人的評價,都是無足挂齒。在生死面前,活着,是天大的幸運,與親人在一起,是天大的幸福!當他微笑着把假發扔出火車窗口的時候,他狹小的靈魂終于飽滿起來,他終于獲得了新生。

        獲得之三:靈魂的回歸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不僅僅是海子的夢想,也是每一個人深深向往的田園生活,那是我們靈魂可以妥帖安放的家園。

        生活在現代科技文明時代中的鈴木一家,經曆艱難困苦的長途跋涉,經曆與死神擦肩而過的恐懼與慶幸。他們終于懂得,什麼才是生存之本。是農場那口噴湧清洌的古井;是農場那散養的飛禽家畜;是海邊滿載而歸的漁船;是剛剛摘下的番茄那混雜着太陽的味道;是咿呀搖晃的織布機發出的聲音;是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悠悠的時光;是那挂在臉上,藏在心底的簡單的滿足。

...

        有人說,每部電影的微妙之處在于,我們透過電影,可以透視和穿越着多倍的不一樣的人生。在電影裡不斷穿越,我們可以找到那個最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