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上,和愛人忙中偷閑去欣賞想看的電影。吃過一頓高熱量晚餐,兩個不同口味的辣味漢堡,一小杯玉米,一小碗蔬菜沙拉,然後三步并做兩步抵達影院。

工作日的夜晚,無節日無活動的平常日子,觀影者并不多,放映廳裡僅三對情侶,一位40多歲的女兒帶着她的60多歲母親,還有一位母親帶着五六歲的孩子。

《利刃出鞘》,放映開始便,凝神聚氣,屏住呼吸,生怕錯過了精彩的細節和重要線索,之前粗略讀過愛人發來的影評文章,對此高分電影心懷期待。看完之後,不見意猶未盡的興緻,毫無拍案叫絕的吸引力,如同飲過白開水,普普通通,而不是山泉水的清甜潤喉,深井水的冰涼透嗓。

小成本電影,未設定高端大氣的場景。幾乎一座城堡式的房子,拍完大部分鏡頭,追車戲份也如演員台詞所調侃,有史以來最爛的追車戲。

觀影時有一個疑問,一直沒有看明白,在問詢階段,私家偵探按下鋼琴鍵到底有何用意,是打斷講述人的思維?還是幹擾,讓對方出現失誤,露出破綻?還是有催眠大法,套出真相?

就演員來說,影片中所呈現出來的顔值水平不在及格線,佳人靓女缺席,一般的相貌,大概他們都在嘗試新的角色風格,積累經驗。角色設定有點意思,主人公如果說謊話,居然會引起嘔吐。而偵探利用這一點,排查其他嫌疑人的謊言。當然,這樣的特點,并不是沒有漏洞,當她有選擇性地說真話,聽話者會由于信息重新構建而産生對實際發生的現場理解偏差,從而導緻判斷失去準。

就劇情而言,和中國版本的故事有點類似,像中國會出現的老人被家中傭人勾引,或者老人娶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去世後遺囑非常明确,萬貫家财全部歸她所有,而老人的兒女自然不會善罷甘休,會組織一場驚心動魄的家産保衛戰。

從風格來論,快節奏,訪談式的手法,在其它電影中見到過。需要觀衆集中所有注意力全面彙總信息,大腦高速運轉,影片中人物又在不停切換,記人物名字都顯得淩亂。

一切隻是金錢的刺激點,點燃了内心的貪婪,然後引發害人奪命慘案。現場的混亂是一些家庭的縮影,六親不認,眼裡隻剩錢。錢無過錯,偏頗的是人心。陷入其中,成為錢的奴隸,失去了心性,人生變成了傀儡。為了自己的利益拼屬于人性裡面不容易剝離的根,難以拔掉的筋。人為财死,鳥為食亡,亘古不變的道理,提醒我們自我顧護非常合理。

然而執迷其中時,相互之間增多了猜疑,忽視了真情,成了提防的敵人,家便成了戰場。在戰争中,可能會像影片中欺騙父親得些資金。自己也幹過類似的事,欺騙的手段,謀得一些錢。不過這樣的資金很神奇,最後均無奈地流向下一個節點。所以,不屬于自己的正當收入,不要抱有幻想,遲早都會到達它們該去的地方。

戰争中也可能出現謀命奪财。類似糾紛案件做成的電視節目,收視率也不會低,端起盤子,磕着瓜子,窩在沙發評判他們的惡劣粗俗。

錯過珍貴的,無價的感情,悔恨肯定來不及。當我們都能放下眼前财富,看淡自己的利益,多一些包容和付出,多一些愛和溫情,小家的和睦肯定會到來,大家的和諧勢必會融洽。

善行會讓我們心裡踏實,内在充實。老人的善幫主人公掩蔽嫌疑,獲得巨額家産,成就了主人公,改變了她的命運。女孩的善良,幫她最終洗脫嫌疑。她的善可能來源于護士職業熏陶,“天使”的身份和南丁格爾誓言,也來自家庭成長環境的影響。

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保護她的母親,主人公沒有堅持自己的主張,發現給老人注射錯藥物後快速逃離了現場。“心無挂礙無有恐怖”,主人公惦記母親的安危,因此,偏離正念,選擇保護自己,保護母親。這應當是本能的反應,人真正突破利益層級還是有難度的。

不論最後女孩如何聽從自己的内心,我們相信應該是美好的收尾,善良的規則。如同開場時屬于老人的水杯,結尾處拿在女孩手裡,其上寫着,這是我的房子,這是我的規則。

利刃在最後的驚險鏡頭倒是一個亮點,扼住了觀衆的喉嚨,穩穩攥住了觀衆的心髒。當劍自動退入手柄中時,聽見觀衆心裡石頭落地的聲響。

(2019年12月9日,周一,多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