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超長影評(視聽,劇作以及結局讨論)

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尼采《善惡的彼岸》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了這部電影的人對這句台詞都不陌生,幸好本人以前對尼采有些許興趣,稍有了解,對他的語錄略知一二,所以在宋義說出這句台詞的時候,自己第一反應就想到了這句話,興奮得差點要叫出來,特地為大家把前半部分打出來,希望大家能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理解。

      至于宋義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到底是不是Q?我們過一會兒後面有詳細讨論。

      先來對這部電影做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吧

話先說在前面:

      這是本人第一次将一個賀歲檔影片進行層層分析,有人認為是浪費時間,其實找我正常的想法來,我也認為沒必要,這本身就是一部賀歲電影,一家人坐在電影院裡面,嘻嘻哈哈,看看帥哥美女一飽眼福就可以回家,祈福吉祥如意,歲歲安康,不少人已将電影變成一種歡樂的載體,這是一種趨勢,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趨勢,但是我為什麼要花時間來分析這部電影呢?

      還是源于三年前,《唐人街探案1》對我的驚豔。那時我對電影技術還不是很了解,随便說一點對于主題的探讨就已經要絞盡腦汁,更不要說視聽的看法。然而如今,經過了專業的培訓與時間的沉澱,再來看第二部,卻從各個方面有了自己的看法,特此呢,彌補幾年前沒有給《唐人街探案1》寫影評的遺憾,同時,我也想把自己的想法給大家分享。不喜勿噴,希望愉快的交流!      本人元銘清,學生,業餘寫手,影評,通俗文學略有涉及。

劇作分析:

      這個電影呢相比第一部,增加了笑料,推理的形式也比第一部高大上了很多。然而主題依舊沒變,就像第一部一樣,探讨的還是人性。這和當年杜琪峰導演的《神探》主題如出一轍,但是說真的,我個人并不是特别喜歡《神探》,整部電影為了表達安志傑的性格反轉,硬是在結尾用了換槍的處理方式,确實新穎,但是總認為有些故弄玄虛,再加上劉青雲飾演的神探可以看見人的不同性格的載體,從而發現了安志傑的轉變,從頭到尾給我一種無病呻吟的感覺,但是不得不說,《神探》的反轉做的很流暢!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回唐人街,這部電影有三大優點:

        1.推理的展現方式,導演陳思誠在運用特效展現秦風的推理時是極為聰明的,用了各種方式突出了思考的邏輯,比如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秦風與唐仁分析五行圖的時候,将五行圖與城市的地圖結合那一段,特效不多餘,剛剛好,電腦特技展現了一種獨有的緊張感,以及配樂的功勞,讓觀衆産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簡直就是帶着觀衆一起分析,真的是一個不錯的處理。

        反觀國内其他的偵探電影,比如《宅女偵探桂香》,王珞丹憑借一個字母就判斷出了兇手,簡直是開玩笑吧,觀衆都是黑人問号臉,就感覺觀衆是走進電影院看一個人賣弄自己的聰明腦袋而已。

        可《唐人街》做的很好,通過特有的方式将案件層層遞進,步步推理,我們走進電影院,是真正的在欣賞一個案件,而并非一場鬧劇。

        2.對于細節的把握:偵探電影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善于運用影片中的細節,就連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是一個破案的關鍵點。但這同時也是最難的地方,因為如果細節展現不到位,很容易就讓觀衆感覺自己被糊弄了,也沒有觀衆有身在案件之中的感覺,從而隻是在觀看電影,沒有融入進去,評分自然不會高;如果細節展現太多,導演如果無法将坑填完,那麼,要麼拍下一部,要麼......就等着被觀衆罵吧。

        所以不管怎麼樣都不好受,可是《唐人街2》中基本用到了所有細節,并且那些細節對于最後的反轉都是極為重要的,在這裡可以看出導演的别有用心!

        對于細節的運用還在破案上面,秦風與唐仁在監獄裡面分析的時候,風水的分析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玄學)占據了重要的作用,在這裡引入這些元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中國文化傳入世界奏響了号角,在紐約這個地方分析這個,也讓我感覺一絲絲有趣。

...

圖片發自簡書App

        3.主題。這個要重點強調,因為這個系列最吸引人的,也是最不一樣的,就是這個主題。話說也是的,陳思誠才思泉湧啊,這些東西是怎麼想出來的。第一部裡面毫無疑問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思諾,網上也有很多人分析認為失蹤的那個小男孩很是值得推敲,這點我也非常同意,具體大家可以看一下豆瓣上的影評!

      這部電影《唐人街探案2》最厲害的地方在于它有三層反轉(很多人認為隻有兩層,但是我認為有三層,請看分析)。

      第一層是他們在進行最後的分析時,發現兇手不一定是一個中國人,而是一個外國人,從而鎖定在那個醫生上面,這裡是案件的揭曉,給觀衆将整個案件叙述完整。

      第二層是劉昊然對肖央說的話,這裡展現了導演的思想,那就是——人性的兩重性,五行,克的是人的陰陽,有陰有陽,有正有邪,一個人才算真正的人。也就是片中所說的神與獸的關系,兩個極端,才能造就一個人。

      第三層是肖央對劉昊然說的話(這裡我們要将那個兩人對話拆開來看)宋義問秦風是神是獸,并說出了尼采那句話,這才是整部電影的核心,意在告訴我們,我們在追求正義的時候,要當心自己邪惡的那一面,在塑造善良時,别忘了邪惡的一面。

      如果大家對尼采那句話有新的見解,可以跟我探讨哦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完優點,這部電影的缺點還是很多的,當然,作為一個合家歡電影,我不得不認為有些缺點是為了娛樂大家而服務的,所以還是希望大家對我的意見不喜勿噴。

      1.我認為整部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人物沒有設定好:秦風與唐仁不說,這兩個人的人設在第一部就已經确立起來,在第二部更加豐滿了,天才+白癡=唐人街神探,哈哈!

        但是!其他人呢,除了野田昊與kiko這兩個人以外,其他人真的是一無是處啊,就連劉承羽的角色除了最後引出兇手以外,真的很雞肋啊。

        而且,最令我大跌眼鏡,失望無比的是那些來自世界各國的名偵探們,一開始進門的時候,簡短的介紹開門見山,令我大呼痛快,也讓我對他們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呢除了野田昊賣弄了一下,kiko展現了一下黑客技巧,其他人除了最後的開門以外完全一點用都沒有,人物形象幾乎為零!我真的是好奇為什麼陳思誠要一下子把所有的人都展現出來,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可以利用的價值啊,巫女,雙胞胎,矮人,小女孩......他們可不是用來搞笑的啊,名偵探诶,在接下來的幾部電影裡面一次展現個一兩個多好呢?

        況且,這些所謂的名偵探我總感覺智商明顯不足,那個排名第九的軍人壯漢,哇塞,排名第九啊,除了到處那個火箭筒亂跑以及喊“爸爸,打我”以外還有什麼用嗎,簡直就是個弱智啊。其他人也是一樣的,沒有展現觀衆期待的樣子,弄一個名偵探大會就令人期待,結果......

      希望這些都隻是鋪墊,希望在後面幾部還能見到他們的身影。

      2.本片的節奏問題,其實本片的節奏其實還好,不快不慢,挺适中的,可是為什麼那麼适中呢,因為那些笑料太多了,雖然這是一個賀歲電影,笑料多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說真的,就連最後揭秘的時候王寶強也要來搞笑一下子,這就有點生硬了,至于為什麼要加入那麼多笑料,我想這就與視聽有關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視聽分析

      我看了很多影評,大部分人都在以劇作的角度來評價,也有人說這部電影不搞笑,确實,因為笑點實在是太多了,為什麼呢,這就要說到鏡頭問題。還記得上個月上映的《馬戲之王》,那部電影叙事節奏過快了,因為在非歌舞的時候用了太多的固定鏡頭,為什麼要用固定鏡頭呢,因為歌舞的時候才能用更多很絢爛的鏡頭嘛,鏡頭也是要花錢的啊!

      我說這句話的意思大概也知道了,整部電影的鏡頭語言很簡單,推拉搖移用的比較少,有,但是比較少,大部分還是為了方便叙事為主,于是采用了用笑點來拖慢節奏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元華那一段,元華一直在向劉昊然說“清秀的小妹妹”不僅尴尬,而且有明顯的拖慢節奏的嫌疑,可是再加上大量的固定鏡頭的使用,所以本片笑料太多,節奏适中!

      再來說說光線的效果,本片的美術效果其實是很好的,尤其是在場景的布置與光線的運用上面,讓我雞皮疙瘩豎起來的是劉昊然在地鐵站追逐兇手的時候,兩人站定了,然後一個遠景,固定鏡頭,劉昊然處于暗處,兇手處于亮處,正常人都可以看出來,處于亮處的人是最顯眼的,所以,這明顯表明了劉昊然處于劣勢,而兇手也注定會逃脫的結局也被暗示出來,兩人中心構圖雖然簡單,但是用光線來表達也是不錯的。而且,大家看到最後的祭壇難道沒有一絲恐懼嗎?      其次,轉場也是很不錯的,我最喜歡的就是秦風與唐仁梳理案情時候的轉場,熟練而不拖沓,輕快又帥氣,真的不錯。

      配樂也是一大亮點,除了大量的中國民族歌曲亂入以外就不說了,Taylor的《Welcome to NewYork》還算可以,雖說配樂隻是一個輔助作用,但是很多人被吓到還是當主角們找到祭壇的時候那一個高亢的女聲吧,我也被吓到了,還記得上一次對配樂如此印象深刻還是《功夫熊貓三》中反派出來的時候。

      好了,分析結束了,接下來來吐槽吧!

吐槽:

      由于對《唐人街探案1》的過度喜愛,所以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像個偵探一樣,認真的看完了整部電影,于是,有幾點想說:1.有一個地方太巧了,就是一群名偵探在監獄裡查資料的時候,秦風突然說,查一下醫院資料。但是後來又說其實陸國富是被宋義殺的,那也就是說,陸國富在這家醫院就過醫是蒙對了嗎?因為陸國富根本就不是兇手殺的啊,想來兇手看到屍體的時候也是一臉懵逼吧哈哈哈哈

      2.其實一開始看到中間的時候我忘記了前面說過兇手是一個中國人的說法,我當時就認為那個突然出現在劇情裡面的白人帥哥就是兇手,但是說真的,我仔細觀察了那個醫生的所有動作,遞紙巾,開車門......等等,我發現那個醫生是個右撇子,所以我想除非導演太粗心了,不然這個人一定不是兇手,結果,事實證明,導演實在是太粗心了......為什麼不在前面做一點細小的鋪墊呢,除了我們這些分析者以外,還有很多細節愛好者啊!

      3.為什麼,秦風在追逐的時候,兇手要把頭套摘下來再拿出個手術刀呢,這不是明擺着要名偵探來發現自己嗎?

      4.我還是沒搞清楚為什麼這個老外要自殺,難道是擺錯了嗎?是我的話就把秦風與宋義殺了,讓唐仁告訴我這個東西該怎麼擺放,這樣不就可以了嗎?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後關于宋義的讨論:

      網上有很多關于宋義是不是Q的讨論,其實,我的想法是:宋義不是Q(皮蛋)

      理由如下:

      1.秦風說的不一定是對的,畢竟是個猜想,那個被撕掉的圖紙是個猜想,以前那個人的妻子不是也去借過那本書嗎,說不定是她撕掉的呢?

      2.宋義的殺人動機是解釋的很清楚的,就是因為自己的妹妹而去殺的陸國富,那我們可不可以猜想宋義的妹妹就是Q呢,也不是沒這種可能吧。

      3.影片最後,kiko說了Q的坐标不在美國,這很簡單的說明了宋義不是Q,如果宋義真的是Q的話,那麼加入這段對話的意義何在呢?

      歡迎大家與我讨論哦!豆瓣,微博上都可以找到我哦!

豆瓣:元銘清

微博:元銘清的影評小屋

知乎:元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