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電影,用各種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影射現實。哪吒這部電影也突出了兩位截然不同的父親形象,李靖和龍王,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有各自不同的教育理念。

李靖,身為陳塘關總兵,有着保衛一方百姓的職責,卻生下魔丸轉世的哪吒。

因為骨肉情深,他選擇接受哪吒的魔丸身份,因為百姓對魔童的偏見,他選擇将哪吒圈養在府中。是父愛也是總兵的職責!

他對哪吒嚴厲要求,不要出去闖禍,希望他學會仙術斬妖除魔。消除人們對魔童的成見。善意的謊言,讓哪吒以為自己是靈珠轉世,重拾生活的希望。為了哪吒的生辰,他甘願挨家挨戶的去跪求全城百姓來赴宴。他默默承受,希望一己之力為哪吒抗下天劫之難。


他總是希望用自己的庇護,為孩子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不管自己付出怎樣的代價,隻要有一點點希望,他都會全力以赴。


龍王,一個表面威風的龍宮之主,其實隻是鎮壓海底妖獸的傀儡。

他希望他的兒子敖丙,能擔負起振興龍族的重任,于是和申公豹串通一氣,把靈珠注入敖丙體内。讓一個不經事起孩子就必須學會面對改變龍族命運的壓力。

他告誡敖丙,不管什麼是對與錯,善與惡?隻要記住自己身上肩負的使命,龍族振興。

敖丙成為了龍王改變命運的附庸品,不需要快樂,不需要朋友,龍族的未來才是敖丙值得付出的唯一方向。

龍王就是望子成龍,忘子成鳳的現代家長。灌輸式的教育,界定成功的唯一标準。

最後痛失敖丙的悲鳴,也為下一季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