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裴淳華的精湛演技和敬業精神,以及瑪麗·科爾文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才對馬修·海涅曼執導的電影《私人戰争》充滿興趣。看得出,這是一部具有沖奧潛質、彰顯人文精神的作品,是《聚焦》、《華盛頓郵報》之後,最值得期待的“講述新聞背後的故事”的電影。

然而,一切始于期待與幻想,一切終于無奈的現實。與其說,《私人戰争》是一部記述著名戰地女記者瑪麗·科爾文的傳記片,不如說,這是一部宣揚西方自由觀念、人道主義的主旋律電影。

如此極盡所能、明目張膽的直奔主題,讓我仿佛看到了獻禮片的影子。

...

作為一名親身奔赴最危險的戰争前線,在槍林彈雨中記錄人性善惡的戰地女記者,瑪麗·科爾文的傳奇一生,讓本片占得題材的先機。畢竟,極端強調政治正确和多元化的奧斯卡,早已被女權、同性戀、種族歧視、文化沖突、邊緣人群題材緊緊捆綁了。

相繼接拍了“雷聲大、雨點小”的《貝魯特》和《火狐一号出擊》,以及曆史劇情片《敵對分子》和《刺殺蓋世太保》,這兩年,因《消失的愛人》而差點拿到奧斯卡小金人的英國女演員裴淳華,似乎跟政治、現實題材卯上了。

...

有了好題材和好演員,奔着《華盛頓郵報》、《拆彈部隊》使勁的《私人戰争》,自開拍起便備受關注。然而,成片的成色除了失望就是失望。這當然和同類型題材太泛濫有關,但更主要的還是想得太多、内容空洞,兩面不靠、不倫不類。

以一言難盡的方式展示一個病态、矛盾的複雜靈魂,《私人戰争》的表演門檻很高,裴淳華幾乎憑一己之力,差點成功挽救了本片。然而,全片在思想與主題上的“差之毫厘”,讓主要人物的動機變得模糊又感性,難以得到觀衆的共鳴,人物站不住腳,整個故事也跟着變得七零八落、不知所雲。

...

《私人戰争》的布局相對比較傳統,選擇了人物與戰争兩條叙事主線,試圖用雙主線并駕齊驅的叙述方式,從精神層面關注和探讨,在“人為災難”的戰争中人性的痛苦、無力、悲憫與扭曲。然而,糟糕的節奏與失控的剪輯,讓本該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兩條主線,成了相互競争、相互踐踏的惡性循環。

結果就是,觀衆感受到了很多“複雜的情緒”,接收到了或殘酷、或溫情的視覺暗示,卻很難能真實的感觸到痛苦與歡樂,觸及到人性與心靈。震撼人心并不難,但淺嘗辄止的故事和不明所以的表達,很難引發人們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

...

可以說,本片以戰地記者女主的視角,兼顧了對戰争的冷眼以對,與對戰争受害者的熱忱關注。在一場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漠不關注的戰争中,平民的故事、人性的善惡,往往最能打動人心,這也是女主獨特魅力的集中體現。裴淳華很努力的往這個方向走,卻拗不過假大空的主題,以及平淡甚至平庸的表達。

...

浪費了好題材和好演技,這是《私人戰争》失敗的表象,更深層次的問題是,主創并沒有想明白究竟該如何挖掘角色的矛盾内心,以表現戰争的殘酷與溫情,留下的隻有流于形式的西方普世價值觀,與觀衆茫然、失望的尴尬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