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台劇,部部爆款。

去年的《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

這不,又來一部大尺度、燒腦、懸疑。

年度驚喜?

就是它——

《誰是被害者》

...

該劇改編自推理小說家徐瑞良的作品《第四名被害者》。

制片人湯升榮,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幕後大佬。

男主角張孝全,之前和網飛拍了《罪夢者》,《誰是被害者》是第二次合作。

...

女主角許玮甯,還記得她在《目擊者之追兇》裡的黑化微笑嗎?

...

……當時小編就一哆嗦。

還有彩蛋人物,林心如。

...

裸妝、扮醜,扭曲憤怒的咆哮。

令人眼前一亮。

作為網飛出品的懸疑劇,一開頭肯定少不了重口味大場面。

跟《我們與惡的距離》一樣,這部劇也有角度切到了新聞真相與道德倫理的觀點。一味追求一手信源,不在乎最後的真相。幫助厭世者自殺,幫他們從中獲得價值,當這樣的人被推到輿論面前,媒體又該做出怎樣的引導?

這個社會角色本身就存在着多面性,對這類人的定義更是見仁見智。又一個灰色地帶,引人深思。

包括媒體這個身份,當遇到死亡發生都是辯證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

冷血,但是真實。

媒體人的第一觸覺一定是新聞來了,但同時也該更理性的給事件最真實的解讀和判斷。

所以,與其說這是一部斷案的推理劇,不如說是一部社會人性圖鑒。

方毅任警察學校畢業,對鑒識有極高的天賦,但唯獨不懂人情世故,沒眼色,是個完全的“另類”。

...

但隻有導師知道他的偏執僅僅在于邏輯推理,而不懂得共情。

...

但這一次,他鐘情于這個案子,倒不是因為開竅了。

就是在第一起案件中,發現了他女兒的指紋。

——江曉孟。

...

父女倆失聯多年,再次相遇竟然是以這樣的方式,通過警察便利查到了江曉孟因為在酒吧鬥毆被送到了當地一家少輔院,但送往當天小孟就逃跑了。

媽媽在此之前去世,這一切方毅任都不知道。

接着發現了更多信息,監控裡看到小孟的身影,第一個死者還是小孟的男朋友。

...

不光她有犯罪的嫌疑,現在甚至生死未蔔。

方毅任必然要跟這個案子死磕。

徐海茵(許玮甯 飾演)看似是個狠角色,總能抓到第一手信源。

...

聰明的扮演各種角色,挖掘當事人的心聲,辦事速度比警察還快,但私底下她也是傷痕累累。

...

每個角色都是厚重的。

而在最終,貫穿整部劇的除了誰是兇手這個命題之外,

誰是被害人?

才是這部劇星星點點穿插在每一集裡的社會之殇。

蘇可芸死之前,她身上背了太多标簽:過氣、吸毒、整容、負債...報刊對她的揣測更是毫無善良可言。

...

優秀業績員因為身患癌症,就立馬被公司辭退。

毫無人情可言,而且之前創造的收益也被公司吞了。

...

在完整的連環殺人案中間,除了展現故事本身的人性糾葛,還暗藏了很多社會層面的“潛規則”。

警察與記者之間的勾結。一個手握把柄,想打探一手消息;一個再三違背警察守則,透露案情。結果就是連部分警察内部人員都保密的細節,第二天見報了。

...

警察與警察之間的暗箱操作。為了升官,為了省事兒...甯願錯殺一千,也要保全自己。

...

這之外還穿插着一些簡短的案子。

...

将社會百态的方方面面,刻畫的非常細緻。

包括幫人自殺的人,她們是真的可恨嗎?

她們隻是用了另外一個視角看待問題。

...

就像每個人對三觀的評判都是不同的,沒人有資格将自己的三觀淩駕于他人之上,更不該用自己的一套理論去道德綁架别人。

放在這部劇裡同樣适用,或許就能幫你打開更宏觀的思路看待問題,對世界再多一層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