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講好一個環環相扣的故事并不簡單,因為自己吹的牛皮總要想辦法圓回來。
今天果果給大家帶來一部法國懸疑類電影——
《隻有野獸》

本片探讨的是人性與欲望,這可以說是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這也是驅使故事情節向前發展的内在動力。
開場,一場暴風雪覆蓋了通往法國偏遠小鎮的道路,一台空車停在路邊,車主卻不知去向。

警方來到小鎮農場主人米歇爾的家中問話,米歇爾卻顯得不耐煩,極其不配合,冷言冷雨趕走了警察。
妻子艾莉絲則不同,她仿佛對這個失蹤女人的案件倍感興趣。

艾莉絲是一名保險員,客戶多,認識的人也多。
在一次談業務的過程中,艾莉絲愛上了失去母親的客戶喬瑟夫,并與之為愛鼓掌。

可能是做賊心虛,也可能是丈夫真的發現了什麼。
一次丈夫米歇爾對艾莉絲說:

同時一個老奶奶客戶也神神叨叨告訴了艾莉絲一些奇怪的話:


艾莉絲抱着忐忑的心情去找了喬瑟夫,卻發現喬瑟夫養的狗被人槍殺了。
喬瑟夫從草垛裡爬出來,面對艾莉絲的表白,卻惡狠狠地叫她滾蛋。

艾莉絲回家後,丈夫氣呼呼的打完電話就沖出門,深夜回到家滿臉是血。

艾莉絲滿心疑惑,聯系了警察。
艾莉絲對警察坦誠相告,自己愛上了客戶喬瑟夫,想給這個寂寞的男人一些溫暖和愉快。
并稱丈夫發現後找喬瑟夫打了一架,開槍殺死了他的狗。

緊接着,視角切換到喬瑟夫身上。

畫面回到了艾莉絲去找喬瑟夫的那一刻。(随着視角切換的插叙手法)
循着狗狗的叫喚,約瑟夫在家門口雪地裡發現了一具女屍。
沒錯,就是開頭失蹤女人的屍體。
??難道是喬瑟夫殺的?

就在這時,艾莉絲來為愛鼓掌了。
難怪影片一開始喬瑟夫是從林子雪地走出來的。
鼓掌完畢,喬瑟夫把屍體運到了荒蕪的其他雪地。
抛完屍,喬瑟夫回到車上想了想又把屍體帶回家中藏了起來,并為屍體簡陋搭了一個草屋通道。
喬瑟夫開始每天和屍體一起睡覺,聽音樂。

細思極恐,這個男人是扭曲的戀母情結吧。(約瑟夫在母親死後也将母親的屍體留下至腐爛)
不巧的是,喬瑟夫的愛狗将屍體從草垛中拖了出來。
喬瑟夫崩潰了,質問狗狗為什麼要這麼做。

随着一聲槍響...狗狗死了。
喬瑟夫開車運着屍體到了一處山谷,把屍體抛了下去。
在山谷邊緣坐了一會後,自己也跳了下去...
至此,果果才知道,原來狗狗是喬瑟夫自己殺的,米歇爾也沒去找他打架。
那米歇爾臉上的血是怎麼來的?
故事又牽扯出了另一個人:瑪莉詠——一名年輕貌美的餐廳服務生。

瑪莉詠在餐廳遇見了伊芙琳(片子前面提到的女屍),為她推薦了可口的晚餐。
伊芙琳年長瑪莉詠20歲,渾身散發着成熟的氣息。
隻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陷入到深深的迷戀當中。
二女做起了不可描述之事。


幾次下來,伊芙琳在某天的一個早上留下一張紙條就消失了。
瑪莉詠根據描述追随到了伊芙琳家裡。
見面後愛如泉湧,再續前緣,但伊芙琳提出讓瑪莉詠去住旅店。

顯而易見,伊芙琳隻是一時興起,享受這般的性愛而已。
趁着這次機會她向瑪莉詠提出分手。
自此,伊芙琳的死亡便悄然而至。
但兇手并不是瑪莉詠。(這邊隻能劇透,不然沒法往下講)
畫面再一次切換。
米歇爾突然找到瑪莉詠說要和她私奔。
不明原因的瑪莉詠十分驚恐,劈頭蓋臉給了他一腳。(這就是開篇米歇爾滿臉是血的原因)

原來,米歇爾找瑪莉詠是因為一個賬号。
網絡詐騙份子安曼蒂擅長利用美女照片"釣魚”,從而獲取錢财。
這次他利用瑪莉詠的形象釣到了米歇爾。

中年寂寞渴望愛的米歇爾被這個形象騙了不少錢。
每次彙錢這個号都會以瑪莉詠的形象給他寄出一個小影片。

人算不如天算,瑪莉詠在路上攔車的時候正好攔下了米歇爾的車。
當時妻子在車内,米歇爾疾馳而過。

見到瑪莉詠真人之後的米歇爾蠢蠢欲動,開始跟蹤她。

到嘴的鴨子哪會輕易放過,騙錢輕而易舉。
但經過聊天,詐騙犯安曼蒂知道事情兜不住了,米歇爾遲早會發現。
所以想要最後騙一筆錢後消失,于是謊稱自己被人威脅,所以不能見面。

但一心渴求見面的米歇爾決定幫瑪莉詠擺平這個威脅。
以下内容謹慎閱讀,涉及劇透。

米歇爾跟蹤來到瑪莉詠的住處,聽到了屋内有人在争吵。
沒錯,正是伊芙琳在向瑪莉詠提分手。
根本不知道事情前因後果的米歇爾被“愛”沖昏了頭腦,暗下殺心,想為心愛的女孩解決這個麻煩。

趁着伊芙琳離開,米歇爾便将她掐死,抛屍至喬瑟夫的住處。
這也是之前喬瑟夫家門口為什麼會突然撿到一具女屍。

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
如片名《隻有野獸》所暗示的一樣。
影片重點刻畫的是人類在性與愛這種動物性本能面前的複雜面孔,有欺騙、矛盾以及妥協,也有偏執、瘋狂甚至病态。

特别是米歇爾,因垂涎于虛無的美色從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力,甚至還為此犯下了彌天大罪。

沉迷于虛幻情感中的人,看起來可笑,實際上卻很可悲。
片中的人物其實是同病相憐的,從他們身上,果果感受到的是深不見底的孤獨。

本片架構雖然沒有《看不見的客人》把懸疑推至終結,但環環相扣的巧思也是很有趣了,有點像伊坂幸太郎的小說。
耐人尋味的是最後米歇爾明知自己遭遇騙局,卻依然麻醉自己沉浸那個幻想,這是缺愛之人唱出的最洪亮的哀歌。
其實整部劇本質都圍繞着愛的不完整,那個被冠以希望的東西——愛。
當愛缺失了骨架,也最是引發堕落的魔物。
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人的本性暴露無遺,為什麼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事情在生活中總會發生。
人作為一個高級動物,骨子裡也是有獸性的。
一個野獸,是無法時刻保持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