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仔細想了一下,男主所演角色在劇中是比較立體的,但尴尬的是編劇用了非常矛盾的表現手法,即大篇幅的表現配角而淡化了男主的存在感,從而讓男主的戲份顯得有點吃力不讨好。
而更奇怪的是劉聞欽這個角色的定位,雖然是男5号,但大部分的劇情居然都是深度刻畫來推進劇情,搶了大量主角戲碼,可惜的是人物的設定一開始又并不完整,去仔細剖析的話可以說是負面的,且和李安然的情感描繪比較倉促沒有過多情感展示,大篇幅都是加快和女主的情感然後引出用于因自尊心還禮的劇情上,後面又有多次明明可以避免的情況而為了推動劇情強行錯過籃球考核,會讓觀衆重複的産生”完全沒必要“且生硬的觀感。而之後的表現就更迷,直接放空女主不聯系,還是直到一年後男主的幫忙下才讓他做個明确的決定的。
14集成都的劇情雖然讓劉聞欽這個角色挽回了大量正面表現,轉型到了一個讓觀衆舒服的設定上,但也占用了用于主角人物和情感細化的戲碼,這是非常矛盾的,就是劇中這樣多次的表現手法讓主角的定位及其尴尬,甚至會有種戲裡戲外都是工具人的感覺。
到了15集劉聞欽的強行死亡更會深化觀衆之前的情緒,這種觀感是非常不舒服的,是由多方面造成的,一是之前多次的”沒必要“這種感官疊加爆發出來的,二是原型還在卻強行死亡從而推動劇情是完全不合邏輯的,和前幾集的劇情完全自相矛盾,三是劉聞欽角色已經走向完整卻強行下線是讓人非常氣憤的,四是由我上述劉聞欽與主角戲份的矛盾性産生的,劇中兩者因為李安然的關系是存在情感對立性的,就像一個天平,描寫一方情感相關時肯定會弱化另一方的表現及存在,而塗俊既然是作為主角可卻多次被男5幾個重點的加戲所影響是會讓觀衆産生不舒服感的。
最後因為15集就去打一星是沒必要的,抛去一些不合理的設定,相比于同類青春作品還是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演員的演技也是值得肯定的,其中的歌曲也很好聽,編劇的作為不應過度影響了其他優秀部分的分數評判,應從整體出發,而非一個點來判定。
16集看完了,補充一下,劇情編排上有一定問題,其實可以删除劉聞欽李安然回憶那幾集和15集部分橋段,把這些集數用來對主角部分的内容進行補充和細化,這樣可以減少劇情大量的突兀生硬感,觀感也會更流暢舒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