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1

創傷後應激障礙也稱為延遲性心因反應,個體經曆、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自身或他人傷害後,導緻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

表現症狀如:創傷性再體驗、回避和麻木、警覺性增高症狀,極度恐懼、害怕、無助的感受。

可引起焦慮、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精神症狀,嚴重者還可影響睡眠、社交、日常活動等。

潛伏期幾天,幾周,幾個月,到半年或者一年,超過一年出現症狀者較少。若早期症狀出現,如不經治療,則會反複發作,不随時間變化而減緩。

誘因事件包括戰争,嚴重事故,綁架,強奸,手術創傷等。

解決方案: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以及相應的行為軀體治療,可以緩解改善受助人的心理和生理症狀。

2

《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中,男一号張小敬,是大唐隴右安西鐵軍第八團二百一十一人之一,在烽遂堡戰役中,是幸存的九人之一。

戰役慘烈,傷亡慘重,男一張小敬即是英雄,也是戰争創傷受害人,也是親見幸存戰友聞無忌被刺身亡創傷受害者,也是死囚牢籠虐待創傷受害者。

幸運的是,張小敬在戰争中受聞無忌樂觀影響而存活,戰後有聞無忌女兒聞染愛戀,但聞無忌被害身亡後,張小敬徹底奔潰,喪失了求生意志。後在死囚牢又受小吏徐賓照顧,内心良善希望未滅。

但創傷後遺症仍然明顯,在劇中以不斷閃回回憶的方式,完全重現烽遂堡戰争慘烈回憶,聞無忌被殺當場回憶,死囚牢場景,這是創傷後遺症的典型症狀“頻繁閃回,真實多次重現創傷場景”。

反派龍波也就是蕭規,也是烽遂堡戰役幸存九人之一,也是戰争創傷受害者,也是家族流放創傷患者,因為要堅守戰旗而不退,卻無援兵,幼年又親曆族人被發配邊塞生活困頓,劇中雖是反派,但是總以守護低微落難的小人物為自己的責任,始終無法融入正常的生活,最終走向了複仇道路。

丁三,烽遂堡戰役幸存九人之一,後來成為守捉郎火師,他是戰争極度饑餓和家人饑餓死亡場景創傷受害者。饑餓給他帶來了極大創傷,五步之内必須要有食物,否則就會不斷重現餓死家人慘死的景象,就是創傷後遺症的閃回。

3

日常生活中,曾經親曆幾位創傷後遺症患者。因為心理知識普及不足,周圍人都把這種現象視為患者本人的脆弱或者矯情。

第一位是在一次地震視頻觀看過程中,一位四十多歲女性突然震顫哭泣,并伴随驚恐的自言自語,地震來了,地震來了。

後其反複描述,自己正在親身經曆地震現場的一切,眼前浮現的是當時地震真實畫面,心跳和身體的反應與二十年前地震時完全一緻。周圍人反複勸說無果。

這就是典型的地震創傷應激障礙,閃回。當事人會反複真實體驗當時地震場景,如同被困在當時的那段畫面裡一樣,會反複多次重現當時場景。

第二位是一位在幼年時被房梁掉落的一條蛇擊暈的男性,時間過去了快四十年,每次看見蛇,他依然會發暈無法呼吸,走不動路,大腦一片空白。他表示無法理解自己,自己經曆過那麼多年成長,已經強壯而又智慧豐富,但是看見蛇的反應卻和五六歲時被擊暈時的反應一模一樣,幾乎沒有變化。

這也是重大事件創傷應激障礙中的:閃回。當事人反複多次體驗創傷事件當時的心理和生理體驗,不随時間和當事人成長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