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欣傳意· 優質影視領域創作者
《冰雪奇緣2》講述了艾莎魔力的起源、父母祖輩過去的真相,相比第一部來說,第二部的特效以及細節的打造是稍微好一些,艾莎的新裝也是很美。但是我看完以後,就感覺不是很過瘾。整個觀影過程比較順暢,沒有感覺到有起伏的地方。
如果艾莎在探索過去真相的時候,有更加詳細、豐富的闡述,如果艾莎魔力的起源有更多的解釋,而不是一兩句話概括,我想這部電影應該會更好,也能滿足我們大家的期待。
雖然這部電影故事叙事方面沒有我們所期待的那樣好,但是這部《冰雪奇緣2》中的歌曲,确實比較突出。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們,肯定也是對那些歌曲印象深刻。
有人說,《冰雪奇緣2》是歌舞片吧,動不動就唱歌。确實,如果歌曲太多了,确實是會削弱故事叙述的。但是,迪士尼動畫電影都有這個特點,運用歌曲反映出人物内心的獨白,以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或者暗含線索、藏有深意。
《冰雪奇緣2》就是運用歌曲銜接劇情的,而且歌詞裡邊隐含真相。不可否認,這裡面的歌曲還是蠻動聽的。前方高能,以下有電影重要情節透露,介意者慎入~可以看完電影再來~
《All Is Found》
《All Is Found》是這部劇中我最喜歡的歌曲,甚至比主題曲《Into the Unknown》還好聽。這一曲是北歐的童謠。當艾莎媽媽唱起這一曲時,我感覺到溫暖。
歌詞"北風與大海相遇的地方,有一條充滿回憶的河流……這條河流能給你想要的一切,在這深深的河水之中,有你要找的答案和方向"。這裡的河流便是阿塔霍蘭,也就是艾莎探尋的冰川河流,在這首歌裡,有着過去的回憶,有艾莎想要找到的答案。
另外,這也印證了雪寶所說的"水是有記憶的"。雪寶在路上說了很多冷知識,包括"水的記憶",當我聽到的時候,我以為是随意說說,并未在意,但到後面我聯系歌詞以及故事的發展,我便開始相信水的記憶。
在最後的小彩蛋中,雪寶自己也說,他說的這個知識點是對的,算是預言對了。艾莎明白了這一個道理之後,運用自己的冰雪魔法展現出過去的真相,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父母的冰雕、祖父的冰雕以及北地人。
在電影中,這首《All Is Found》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電影開頭父親講完故事後,母親哄安娜入睡的時候歌唱的,第二次是艾莎又聽到了遠方那個聲音的呼喚之後,焦慮、緊張、恐懼,然後安娜将姐姐擁入懷中,唱起了這首《All Is Found》,撫平了艾莎心中的不安。
從這個細節,我們可以看到安娜的成熟,她不僅能夠處理自己的事情,而且能夠安撫姐姐、照顧姐姐艾莎,她們倆是互相照顧、一起成長蛻變的。
《Into the Unknown》
《Into the Unknown》這首主題曲,名為《探索未知的世界》,在電影中第一次出現,是艾莎半夜醒來之後歌唱獨舞。上文講到艾莎在安娜中的懷中熟睡,但她卻又在那個神秘的聲音呼喚中醒來。
所以這首歌開頭的"Ah ah oh oh"便是那個神秘的聲音,接着是"I can hear you but I won't"即"我可以聽你說,但我不會聽從你",說出了艾莎恐懼未知,害怕失去更多的心聲。她想要無視那個聲音,但同時又渴望奔向遠方,她的躊躇、遲疑,都在這首歌裡得到體現。
這其實也照應着母親唱過的《All Is Found》裡面說的擔憂的事情:"你能否面對最害怕的東西,你能否承受河流經曆的磨難"。
最後,艾莎她決定跟随那個聲音,去探索過去的真相。便有了"How do I follow you, Into the unknown"(我該怎麼跟随你,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這首歌中還有很關鍵的一句:"who knows deep down I'm not where"表明了她内心深處其實明白,自己是不屬于這裡的。她的魔法也越來越強大,在阿倫黛爾王國可能要時時注意,防止自己會誤傷到其他人。
所以,導演安排的結局是:她不屬于阿倫黛爾王國,而是屬于魔法森林的,她之所以有魔法,是因為她是連接自然與人類的橋梁,是第五種元素——自然之靈。因為她的母親是北地人,而父親是阿倫黛爾王國的,她救了她的敵人,有着善良的心靈,有着和諧相處的心意,因此被賜予自然之靈的魔法,而艾莎是自然之靈的後人,就有了冰雪魔法。
音樂是可以用來表現時間和人物的變化的,這樣也就推動了叙事的發展。不僅是上面所說的艾莎決定探險的前後,還是電影最後安娜以為艾莎失去生命時在黑暗中歌唱,都為叙事發展提供了心理環境,都推動了叙事的發展。
《Lost in the Woods》
除了以上兩首,還有一首歌令我印象比較深刻,那就是《Lost in the Woods》——迷失在樹林裡。客觀地說,這首歌還是蠻好聽的。
克斯托夫在安娜走後,自己在森林中唱起這首歌,這一橋段,雖然大家都覺得很多餘,很搞笑。但我認為這首歌還是有存在的意義的。
安娜與艾莎要走時,有找克斯托夫,但是卻被告知,他和一群鹿走了,所以安娜也就走了。其實克斯托夫是去準備求婚去了,并不是抛下安娜。而安娜以為他走了,才與姐姐艾莎去探尋聲音的來源。
克斯托夫發現安娜與艾莎走後,自己被落下了,不免失落,就唱起了歌,其實這展現了他的内心獨白:你跟你姐姐走了,留下我一人,我迷失在密林深處,我該何去何從?我是該繼續追上你呢?還是耐心等候你的訊号呢?
克斯托夫不知道安娜往哪一條路去了,感覺到自己失去了方向,而歌曲體現出了他内心的苦楚,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内心的糾結。
我想,他應該也是擔心安娜的安全,所以最後他還是去尋找安娜了。當他看到安娜被大石怪追逐時,他騎着馴鹿,從大石怪的腳下救出了安娜,并且幫助安娜到達水壩旁邊。
音樂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用音樂來渲染克斯托夫對安娜的感情,多次求婚卻失敗了,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仍然尋找安娜,尋找下一次機會求婚。這樣也起到了強化感情的作用。
所以說,克斯托夫雖然在前邊的戲份顯得很多餘,但是在森林的這一段MV以及關鍵時候出手相救,還是有存在的意義的。你認為呢?
除了以上三首之外,電影《冰雪奇緣2》中還有《Show Yourself》、《Some Things Never Change》、《When I Am Older》、《Reindeer(s) Are Better Than Peoole(Cont.)》、《The Next Right Thing》等歌曲,它們也展現出了故事所處的時間和空間環境,在這裡我就不一一分析啦。如果喜歡我的文字、我的分析,歡迎關注我~ 私信回複我"專欄",有驚喜喲!
專欄
如何更深層次地解讀電影作品?
作者:琴欣傳意
¥19.9
2人已購
查看
有些音樂,在特定的情境中欣賞,感受便會更加深刻。其實,在去電影院之前,我就把電影中的插曲、部分歌曲聽了個遍,但内心并沒有多大的感觸。
但是,當我在電影院中聽着這些歌曲的時候,我的内心是有所觸動的,有種情景相融的感覺,聲畫互相襯托,相得益彰,這是一場視覺盛宴,也是一場聽覺的盛宴。
電影音樂需要融于電影的銀幕造型設計之中,以一種既具有一定獨立性同時又具有視覺配合性的音樂組合方式組成電影藝術的視聽美感。
回到家後,再次聽着那幾首歌,腦海中還是會浮現出電影的某些情景,而且對電影的某些情節的理解也加深了。歌曲中多處有暗示,還有劇情的串聯,還是值得欣賞的。
你認為第1部的歌曲"let it go"比較好聽,還是第2部裡的歌曲好聽?
歡迎一起交流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