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對同名美劇的喜歡,開始閱讀原著。影視劇展現的是視覺風光,原著帶給你的是無數自我構建的想象。看完第一卷,驚喜的發現美劇刻畫的情節和人物幾乎和原著一樣,該劇可以作為尊重作者的拍攝典範。
書籍以人物為視角展開故事情節,不同的人的不同命運彙入主線形成全書。在看電視劇的時候會覺着切換的奇怪,看書則一氣呵成。
第一卷伴随着史塔克家族的分崩離析,打破了王國的平靜,各大家族紛紛登台,揭開了戰亂權謀的序幕。勞勃、艾德、韋賽裡斯、馬王卓戈在第一卷裡皆逃不開諸神的眷顧,獻上了自己的性命和靈魂,讓路給後來人。

1、位置和自由
勞勃,拜拉席恩家族(寶鹿)的大兒子,年輕時勇猛的戰士,絕殺雷加王子于三叉河,推翻坦格利安(三頭龍)王朝,登上王位,成為衆人羨慕的王者。可勞勃國王善于征戰,卻不善理政。有些人是天生就是戰士,和利劍一樣,若懸挂起來,就等着被鐵鏽覆蓋。勞勃國王登上王位後,利劍歸鞘,漸漸發福生鏽,将審判、财務等各種事務推給議會,縱情享樂。當王者漸漸察覺權力被窺視,王朝岌岌可危之時,本想依賴友人力挽狂瀾,未成想大勢已去,死于陰謀。
到底是位置決定能力,還是能力決定位置?取決于欲望。登上高位,即使能力不夠,有守護位置的強烈欲望,就會不斷學習觀察并想方設法的提升,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看似平庸之人占居高位也做的或風生水起或平平穩穩,位置決定腦袋。至于能力,能力強悍者爬不到高位的人比比皆是,時也運也。
勞勃明顯屬于時勢造英雄,可英雄迫于無奈登上王座,卻更向往自由和享樂,回避了王位給予他的束縛。若是一方諸侯,一生縱情聲色,浪迹天涯,也不會弄丢性命。

2、殘忍的仁慈
艾德史塔克(奔狼)的命運未曾逃離祖先的命運:活人南下,枯骨北歸。
常年駐守于北境的臨冬城,一位正直能幹的城主,一位疼愛妻子的丈夫,一位寬嚴相濟的慈父,是理想中男子漢的模樣。卻因重兄弟情義,糾結于家族利益,踏入了無法駕馭的權力争鬥。
慈悲、正直的人若有原則會秉守一生。艾德親手直接砍掉了回來報信的守夜人逃兵的腦袋,不管隐情,毫不留情,這是守夜人逃跑的命運,這是史塔克家族判人死刑的原則:直視雙眼、親手執行,榮譽至上;而面對政敵,卻心懷慈悲,留有餘地。因為是女人和孩子?因為無法親手執行,罪不至死?
他的仁心第一次留給了勞勃,明知故友已變,卻期望頗多,接手了焦頭爛額的爛攤子,深陷泥潭;第二次留給了瑟曦,勸孤兒寡母遠離紛争,卻看不到孤兒寡母背後的偌大家族;第三次留給了妻兒,忘卻榮譽,承認叛國,留命下來。
仁心換來的殘忍便是政敵的先發制人身陷囹圄,新王上任的三把火命喪九泉。幸好勞勃早逝一步,如果再加上兄弟的背叛,就凄慘至極。
在權力的遊戲中,你不當赢家,就隻有死路一條,沒有中間地帶。政敵已告知不死不休,心卻告訴自己還不至于。艾德之死,歎于其仁心,敬于其仁心,他和勞勃都混錯了圈。

3.戰力馬王和乞丐國王
馬王卓戈卡奧領導的多斯拉克民族很神秘,傳統很血腥,文化很開放。劇中看着野性、獨具魅力,書中刻畫得更是彪悍兼具一絲溫柔,本以為彎刀過海所向披靡,可惜……。隻能說死亡換來新生,龍孵出來了,也算死得其所。
韋賽裡斯是活在自己血統和世界的王者,一直覺着他受了家族泯滅的巨大刺激,頭腦偏執而不正常,病态十足。身無一物,卻無法正視自己的狼狽;偏執于恢複血統的榮光,卻身無長處。他的死亡過于凄厲,印象不得不深刻,也算了卻心願。活着是個笑話,死了依然是個笑話。
所有王者之死,推動情節向前。勞勃的妻子瑟曦家族開始動蕩地統治王朝;史塔克的子女各自獨立成長,各有選擇;丹妮利絲正式覺醒,組建龍隊。
凡人皆有一死,王者也不例外,諸神眷顧遠不如作者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