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于個人公衆号:咕咚呢


...

《八佰》劇照


對于《八佰》這部電影的評價有很多争議,畢竟它的題材涉及一些史實問題,以及電影本身也設置了許多隐喻,導緻觀衆現在對于《八佰》的評價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狀态。



關于這些争議話題我也不想提及太多,也不想被他人的評價影響,我隻想從我自己最直觀的感受去理解。


我們對于戰争的理解是片面的,在電影裡戰争的殘酷卻直接呈現在我們眼前,影片對于群像戲的細節描寫很到位,一橋之隔,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在這一橋分離下的,更是兩種生活狀态。



在四行倉庫,你可以說它是擁擠、混亂、不符合邏輯的,但戰争就是這樣,毫無邏輯可講。


在絕望之下,壓抑的氣息撲面而來,在這裡整體的色調都是偏暗的,與之相反的卻是橋對面的歌舞升平,燈紅酒綠,色彩明亮讓人心生向往。



橋對面的八佰壯士也這麼想的,比起英雄,我覺得電影更多偏向于刻畫人。他們是人,是普通人,所以會害怕,想逃跑這是人之本性,這很正常,所以有了瓜慫、老算牌等人的出現。



那個橫在“天堂”與“地獄”之間的短短距離,丈量了他們的生命。



除了畫面的描寫,聲音的運用也非常巧妙的渲染了情緒,不管你對于這部電影的評價如何,影片所帶來的沉浸感絕對是不可否認的。



無論是炮火的轟鳴,子彈的掃射,鼓點的敲打,唱戲的腔調,人群的嘈雜和複雜多變的口音,都仿佛讓你身臨其境,攥起手來跟着緊張。



當然,這種大制作的群像戲不得不提他所帶來的硬傷,就那就是在人物刻畫方面,會稍有欠缺,就像之前的《流浪地球》一樣,在這種宏觀場面的襯托下,主角更像是一個工具人的存在。


性格不豐滿像是一個紙片人,是這類電影的通病。好在《八佰》裡面的主角都是演技過硬的實力派,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些缺陷。



關于人物動機,我覺得從開始到最後他們的動機隻有一個,那就是活着,他們隻是想在這場戰争裡活下去。


從這個角度來看,最開始的瓜慫、老算盤,端午等人的逃兵行為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他們隻想活着,也讀不懂所謂的英勇就義,對于最開始誤入八十八師的端午、小湖北等人,死守四行倉庫的行為就像是瘋了一樣。



老算盤說:“戰争總會打完,總有人會死,也總有人會活着,那麼為什麼死的人要是我?”



老算盤想的沒錯,但也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是這麼想的,才會導緻大多數人都處于一個“看客”的心态,就像小湖北看着橋對面的燈火通明,橋對岸的人也是這麼看着四行倉庫。



外國人問漢奸方先生:“為什麼感覺這場戰争跟你毫無關系?”



其實不隻方先生,整體在租界内的群衆都是事不關己的狀态,甚至在八十八師與日軍對戰時還在談論賭博勝敗賠率。


因為在當時的大部分人都隻是一個看客而已,他們事不關己,隻有當你身臨其境,在炮火下尋求生存時,才會反應過來,其實這場戰争一直都和你息息相關,你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它的最終走向。


陳樹生最終抱着炸彈跳樓時,是全片的一大高光點,尤其是在他身後仍然還有更多壯士身綁炸藥視死如歸時,更是讓我感動的不禁落淚。


陳樹生最後留下了一封家書,舍生取義,對于不識字的衆人來說讀不懂它的含義,卻從他的行動中看懂了它的意義。



你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影響和帶動他人,端午最終完成了人物的轉變,誓死捍衛了國旗,有人說這種舉動就是白白送死,但我覺得其實不然,更多的是捍衛絕望之下的希望。



曉明哥所飾演的特派員說這隻是一場戲,壯士們的死亡毫無意義。



可他們的精神仍在延續。


橋對面的群衆最終被打動了,他們終于無法無動于衷,終于不再事不關己,也終于提起了手中了槍。



其實我看完電影的最終感受還可以,不要帶着上帝視角去觀影,比如有很多人對于拼死護國旗的部分表示荒謬,說是這種行為是送死,抗戰還需要八年才能勝利。


對于這種觀點我就表示很不理解,對于影片中的八十八師,他們并不知道什麼時候勝利,隻知道自己下一刻一定會死,而且四行倉庫就是他們的墳墓,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死的有尊嚴一些?



能夠堅持一秒也會為談判争取到一絲希望,讓家人可以遠離戰火的機會,在注定要死的情況下,也讓他們的死亡有了意義。



影片中多此出現的白馬,寓意着生與希望,一直照顧小湖北的七月,在看見白馬的那一刻,就被亂槍打死了,他不知道那是什麼,也不知道它從何而來,隻是在看到它的那一瞬間心生美好與向往。



最後留守在四行倉庫的炮灰團不知所蹤,我覺得的這個留白也說得過去,我們不需要了解他們的結局,隻看到他們提着尖刀,飽含熱淚,帶着生的希望。



比起故事性,電影更多側重于環境的塑造與描寫,截取了那一時間段的戰争情況和當時群衆們的生活狀态,把教科書裡面的文字轉換成畫面,看着震撼,沉浸感強,從一這點來說電影還不錯。


當然劇情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又仔細再想大多數也可以找到答案。


總之,這是今年第一部在電影院看的大片電影,觀感還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