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那麼久的秦六,滿以為玄機要搞個大的,搞出什麼精美曠世之作來挽回被秦五丢得快不剩的尊嚴,更新的那天,我滿腦子就倆字:“就這?”就這???所謂國漫扛鼎之作秦時明月吊了粉絲那麼久胃口的第六部開局,就這??
衛莊的“太妙了”讨論熱度很高,有人喜歡也有人讨厭,在我看來就是ooc,衛莊或許毒舌,但是像“師哥你的眼光可真不怎麼樣”“死人都是一樣,又何必在意死法”,這種程度的就夠了!合适了!不能更多了!難以理解現在的衛莊為什麼會說出“太妙了”“無恥得理直氣壯”的台詞,我簡直可以想象到編劇寫台詞時沾沾自喜的神态,像一個人說了ky無趣的段子還自以為有趣極了。
還有田言,本來對她抱有很高的期望,為數不多的能和縱橫直接剛的女劍客,有武功還有謀略,怎麼換了驚鲵的裝扮還是一副楚楚可憐委曲求全的樣子,田言你清醒一點啊!
蓋聶的“你還有什麼遺言”我已經不想說了,作為一個聶粉,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蓋聶ooc,就秦時編劇目前的所做所為,蓋聶想不崩就看粉絲怎麼挽尊吧。
其實何必一直強調格局大境界高什麼的,一個劇作,最重要的是故事和人物,高主旨立意和宏大背景格局都是需要在故事裡體現出來的,不是畫了一個大局,然後故事隻能寫出來憨憨亂鬥。秦時多久沒寫出能觸動人心的東西了就不用我提了吧。有時候到底在想是什麼讓觀衆以為“格局大”可以成為一個優點,甚至可以掩蓋劇本上的缺陷,是因為我們國家一直提倡的宏大叙事嗎?是像《三國演義》《冰與火之歌》之類作品的成功嗎?可首先這些作品寫了一個好的故事,在這個基礎上人們才去稱贊它格局大。那麼執着于格局廣闊為什麼不直接去讀史啊去看政治經濟呢?還是觀看所謂的“格局大”的作品會給觀衆們優越感?
有人吐槽的地方就有人扯劇情分析,觀衆是來看動漫的,不是來當編劇和為編劇自圓其說的,做了一個東西,既不能讓人深思也讓人看不明白,難道不值得“吐槽”嗎?
還是粉絲一定要扯什麼“深度”?什麼是深度呢?秦時明月有涉及到自我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存在等等的哲學議題嗎?或者是什麼士為知己者死、家國情懷、忠義兩難這等傳統的議題,就說現在的秦時明月有嗎?(劃重點,現在!)還是說隻要表現出高深莫測的樣子,就可以被認為是有深度呢?
個人觀點!個人觀點!個人觀點!
歡迎理性讨論!理解不同意的觀點,請不要互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