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頒布《電影管理條例》以來,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制電影片。電影投資的行業也慢慢進入大衆的視線,電影投資不再是遙不可及,普通大衆也可以參與其中。

而近幾年來,全民投資的電影市場可謂是異常火爆。普通人投資成功的案例不勝枚舉。像《流浪地球》、《黃金時代》、《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都是才用了大衆投資的方式,也獲得了很好的成果。其中最經典的案例就是《大聖歸來》,2015年上映收獲了7.3億元的高票房,參與投資者有89位,總計投入780萬元,兌付時預計可以獲得本息約3000萬元。短短幾個月,89位投資人平均獲益25萬。

言歸正傳,那麼什麼樣的電影才是适合投資的好電影呢?
1.題材
高票房的電影離不開好的電影題材。一部符合觀衆口味的電影,在題材的選擇上是重中之重。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主要以80後及年輕群體為主流,多以體驗歡樂多和視覺沖擊力為主要元素。所以喜劇電影和動作電影更受觀衆青睐。
2.主創團隊
一部電影的制作是由導演、編劇、監制、制片人、各部門長、主要演員聯合完成的。主創團隊就是電影盛宴的操刀手。一個有實力的主創團隊更能創作出高質量的優秀電影作品。好的電影團隊在電影市場上意味着口碑,口碑好的電影自然可以獲得更高的票房。
3.演員
高流量的人氣演員自帶觀影号召力,但演員的職業素質和演技才是影響最終票房的關鍵。演員的個人魅力能帶動大批量的粉絲觀影,愛屋及烏這種心理效應是衆多粉絲觀影的因素。
4.成本
高制作成本的電影需要更高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例如2018年的《紅海行動》,總投資成本5億,收獲了32億的票房。除去影院和院線的分成和國家稅費基金,制作方的收益為13~14億。投資回報率僅為2.7倍。反觀一些低成本的電影,雖然沒有非常高的票房,但是投資回報率卻不比高流量的大片差。所以在高成本的電影投資上一定要多加考慮。
5.上映時段
去年國慶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占據了“黃金檔”的榜峰。除了制作精良之外,跟國慶假期時段也有關系。假期休息自然少不了消費,這些時段更容易造就高票房。另外,好的時段也會有很多好的電影同時上映,紮堆上映競争激烈勢必會影響票房。所以要避開一些大片上映的時段,靈活調整,避開勁敵,才能發揮更好的優勢。

投資便是博弈,拿合适的賭注壓合适的項目,實現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就是投資的成功。投資電影也是一樣,需要投資者深思熟慮和對電影市場有所了解,但隻要掌握号正确的投資方法,就能在電影市場這個大蛋糕裡獲得收益。
我是天天,一個專門從事電影投資的電影博主。歡迎關注咨詢我,天天将為大家提供更多的影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