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 | 第一聲啼哭之前

5年前,表妹迎來生命中的第一次生娃,而我也得此機會,見識到了剛誕生不久的新生命:巴掌小的臉,短小的身體,細細的手指。

當時,望着這樣小的嬰兒,看着她揮舞着四肢,聽着她的啼哭,内心不由得在驚歎:這就是新生命啊!望着望着,眼睛竟然開始泛淚水。

而今天,在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出生》的鏡頭裡,我看到了嬰兒剛從娘胎裡生出來的模樣——眼睛緊閉,全身紫紅,身上還有娘胎裡的羊水,看着黏黏糊糊的。

“有點惡心……”當時我是吃着早餐看的,一下子控制不了自己的表情,有點皺眉。但沒一會兒,我就舒展了我微皺的眉頭。

關于生孩紙的痛,曾經聽朋友說起。但言語的表述,遠不及畫面的真實有力。光是看着鏡頭裡幾位媽媽痛得變形的五官、流下來的淚水以及迫不及待打無痛的哀求,都能感受到臨近分娩帶來的陣痛感。剛開篇的幾位老公體驗分娩痛,表情也異常的痛苦,我想他們所體驗的痛其實遠比真實的分娩痛還要遠。

看着媽媽們頂着莫大的痛,竭力用自己的生命來迎接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新生命,我也和彈幕裡的網友一樣,慢慢淚目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生二胎的媽媽,她在産房裡聽着醫生的安排,但劇烈的痛感使她難以控制好節奏,呼氣太快,手用力抓……在孩紙誕生前一刻,她正極力屏住呼吸,醫生在她身旁呼喊放松呼氣,她全然聽不見。醫生隻得伸手捏住她的鼻子,讓她呼氣。

這一幕,好似我也身在其中一樣,她一呼氣,我也跟着深呼了口氣,接着心裡懸着的那顆石頭落了下來。

“關于萬物之始,我們總是心存浪漫。然而,對于其中的艱難,有時候我們卻無法預料。”

鏡頭轉向另一個比較特殊的媽媽——她患有先天性心髒主動脈瓣二葉畸形,懷有雙胞胎,孕周27+。這是一個喜憂參半的特殊時刻,誰也不能保證一場心髒外科手術下來,雙胞胎的安全與否。

然而,她的丈夫與家婆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在手術可能出現的風險中先保大人。

做手術的前一天晚上,她的丈夫——一個胖胖卻溫柔樂觀的小夥子,陪着她聊天,開玩笑,逗她開心,試圖讓她放心地面對第二天的手術。

心髒外科手術當天,她的婆婆在手術室外面緊張地哭起來了,胖小夥子背着雙手,腳步輕盈地徘徊,故作輕松地說,媽,不哭,手術不操心。

手術順利結束後,他看到她在跟他打“耶”的手勢時,眼淚一下子就崩出來了,他掩面而泣,随着眼淚的流下,他緊張的心也得到了放松。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一個多月後,這位媽媽終于順利誕下雙胞胎——都是男孩。看着兩個剛生出來的寶寶,她的第一反應是——好小,聲音裡盡是年輕與活力。

孩子出生前,媽媽是痛着的,爸爸爺爺奶奶是着急、緊張的;

聽到孩子的第一聲啼哭,醫生護士們樂了,爸爸笑了,媽媽哭了。

生命的延續,是在媽媽承受了巨大分娩痛的前提下才得以進行的。

推開世界的門
你是站在門外怕遲到的人
捧着一顆不懂計較的認真
吻過你的眼睛就無畏的青春
——《推開世界的門》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