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覺醒年代。看完之後對陳獨秀有了新的認識。記得上學的時候他在曆史書裡還是一個“反派”,而胡适則受吹捧。
現在好像突然反過來了。
胡适間接“出賣”了陳延年,導緻他被國民黨殘忍殺害,讓人憤恨。而陳獨秀作為探索救國之先驅,其晚年境遇也讓人悲痛。
後來知道了劇裡對陳獨秀的有些美化,他其實是抛棄了糟糠之妻,和小姨子私奔到上海的事。我又對這個人有了新的認識。
從曆史書,到文學作品,都是反應了當時官方對某種思想的态度。學馬哲知道要抓主要矛盾,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對于曆史人物,我們不應該因為某些錯誤而否認他們的傑出貢獻,也不應該對其進行片面的神話。
研讀曆史和文學作品有助于我們塑造信仰。信仰是什麼?是每天支撐你起床,對新的一天有盼望的力量。但如果隻擇取他們好的一面,則容易脫離生活。
政治是複雜的,人性也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普通人能做到前兩點就不錯了。在時代的浪潮中被裹挾着前行,心中可以懷有夢想和底線,但是眼光要清醒。
——
ps. 我愛毛爺爺~ 附一個講的很好的高華教授文化大革命解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oNhQysdL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