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真的打算認認真真去豆瓣看些影評,再來寫下我的感受。

最終放棄。

一來太多,亂花迷人眼——這是信息時代總讓我煩惱的地方。

二來,我的表達要先紮了根,才能去汲取别人的養分,否則就是長到了别人的土壤裡,我的花園就會永遠一片荒涼。

氣球,是我看萬瑪才旦的第一部電影,我相信,這不是最後一部,因為他帶給我的驚豔足以讓我擁有踏足他電影世界的濃重好奇。

驚豔到我對他這部電影的一些瑕疵甚至都有些放大了,甚至被字母先生批判為吹毛求疵。

最終還是給它定了8.5分,原諒我的苛刻。

我曾經跟字母先生讨論,吐槽這部影片排片率之低,以及觀衆之少。他說這是文藝片必然的下場,藝術性過高帶來的晦澀感一定會導緻觀衆的流失。

然而我的觀後感告訴我,這不是一部難懂的電影。

片名所說的氣球,從叙事層面來說,是兩個孩子将避孕套誤認為自己魂牽夢萦的氣球,被父親制止,但父親仍然羞于将真相啟齒。

...

而從象征符号層面來說,影片海報上卓嘎突出的子宮呈現一個氣球的形狀,明顯代表的就是女性的生育權利。

...

計劃生育時代的西藏,女性的子宮仿佛一片待開辟種植的土地,被神權、父權、制度相互争奪撻伐,可女性無力微弱的抗争被無視,被扼殺。

這就是這部電影所要傳達的主要故事線。

一個貧窮的牧羊家庭,孩子誤将避孕套當作玩具,女性沒有閑錢購買避孕産品,隻能依賴衛生所的分發。

女主卓嘎正是因為受孕權的被動,才導緻了自己的災難。而她受孕的時間,恰逢家中爺爺的去世,上師斷言老人會轉世回家,可家裡已經有三個孩子,這個孩子的降生會給這個貧窮的家庭帶來巨額罰款。

然而,萬瑪才旦自己卻說過,這不是一部女權主義的小論文,當制度、宗教、家庭參與其中,這場戰争顯得更加複雜。

确實,以萬瑪才旦的野心,《氣球》遠不于此。

一 關于鏡頭

并不懂專業術語,但我盲猜這是手持鏡頭。

因為我真的想象不出來,除了手持鏡頭,固定機位的攝影怎麼會拍出這種颠簸搖晃的感覺。

不可否認,這種鏡頭帶給我一種旁觀者的強烈代入感。最為直接的就是阿尼去接外甥江洋乘中巴車回家的那一段鏡頭,阿尼手上拿着已是江洋老師的舊日情人重逢時遞來的書籍,混着搖晃的車身震動,有一搭沒一搭地接着江洋的話,想要仔細看這書裡究竟描寫了一些什麼,卻又低垂着被遮蓋大半的面容看向窗外,不知道是車太晃,還是不想被江洋看出眼裡湧動的情緒。

這段鏡頭有兩個視角,一個是兩人有對話時,拍攝角度很明顯可以看出是二人座位的對面,兩人之間談話纖弱微妙的氣氛一覽無餘,我感到空氣仿佛一隻小小的氣球逐漸脹大,隔開了兩人的空間和思緒,卻又搖搖欲墜在這晃蕩不已的車内,脆弱得時刻都能被戳破。(預告和花絮都沒有這段的出現,可惜沒有圖,不然真是很棒的視角)

第二個視角是江洋在車上打盹,阿尼翻開了這本書,密密麻麻的藏文,影片也沒有給出翻譯的字幕。這個視角是從後座拍攝的,隻能看到書頁上我不明白的文字,因為阿尼向佛的原因,她戴着的那頂帽子一樣的飾品完完全全遮住了她的臉頰,我甚至連她臉頰是否有抖動都無法觀察到,我隻知道,她的視線在作者介紹和封面停留了一路。

...
就是這段鏡頭,晃得趕場過去腦袋暈暈的我差點在影院吐了

另外一個鏡頭出現在卓嘎去到衛生所,希望再找醫生拿幾個避孕套。可她發現女大夫周措不在,隻有一個男醫生,她便扭捏着始終不開口說明自己的來意,一直等到周措回來,還把周措拉到診室外的一個走廊裡悄悄地說。

從卓嘎進到衛生所一直到這裡打止,鏡頭切的都是中景,可是到了談話這個地方,鏡頭拉了一個甚至有些虛化的遠景,鏡頭中央被門框割裂開來,女醫生周措和卓嘎的身軀和面龐隐藏在銀灰色的門框裡變得模糊不已,衛生所的燈光照在地上,她們的影子反着光亮。

...

顯而易見,萬瑪才旦把我們放置在了一個偷窺的視角。

而兩個女人正在談論的,是卓嘎的男人達傑最近性欲旺盛二人性愛頻繁想要多拿一些避孕套的事情。

這個視角以無聲的語言,一下子就顯出了藏地人民對于性和生育的暧昧态度,卻也間接地說明,盡管不敢談論,但其實每個人都懷着一種遙遠旁觀的視角,窺探着性這個陌生模糊的詞彙。

二 兩個女人的故事

這其實是關于兩個女人的故事。萬瑪才旦用我極少見到的手法講述了我極少見到的兩個女性之間的關系。

第一個,是女性的弱化。

很奇怪地,這部電影争端的中心在于女主卓嘎的子宮,然而卓嘎卻在電影的大半部分被隐去了存在。

達傑接種羊,趕羊交配;江洋和父親去叔叔家還種羊……一系列的叙事線中,卓嘎都隻能夠處于屋裡的壁爐旁,竈台前,甚至在餐桌吃飯的戲碼裡,一家人吃飯喝酥油茶看電視,男人的身軀擋住了阿尼和卓嘎的身影,她們隻是默默在給男人切肉分盤。

其實這就已經在無聲之中顯示了女人對生育權的無從插手和被動地位。

第二個,在于女性的孤立與互害。

這部影片中最讓人悲傷的,不是外界種種權力對于卓嘎的傷害,而是兩位女性的受害,以及各自遭遇中她們之間位置颠倒的相互加害。

片中的女性角色,除了卓嘎,還有一個已經出家為尼的妹妹。

不同于女性共同體的出現時常伴随着陪伴和互救,萬瑪才旦在這部電影中,還為兩人設立了一個對立的位置。

最初,阿尼(卓瑪)是受害者,而姐姐卓嘎是加害者。卓瑪因為和舊日情人的重逢,一次贈書,心底一直念念不忘的被壓抑的情愫重新蘇醒。而姐姐卻試圖阻止妹妹重新踏入當年的情事。

...

她藏起那本書,焚燒它,驅趕了想要來見妹妹一面的舊情人,兩者沖突和矛盾最為直接的一場戲,出現在姐姐焚書、妹妹火中取書的緊張之中。

...

可這場主客倒置的關系轉折,出現在卓嘎懷孕之後。

妹妹作為神權在這個家庭中的滲入和參與,反過來開始幹涉姐姐堕胎的決定,堅信上師的言論不會出錯,強調所謂輪回轉世在宿命論中的重要地位,甚至在姐姐堕胎被阻後,主動提出帶姐姐去寺廟養胎,實際上更帶有監視的意味。

但從另一角度來說,也帶有一種背離世俗的牽引。

...

三 三權的交錯

這應該是電影中戲劇張力最強的一部分了,也是最為主體的一部分。

這也是我最為震驚的一部分,因為我想不到怎麼會有一個故事線,怎麼能夠有一場場流暢的鏡頭,把這三權的交錯展現得錯綜複雜又淋漓盡緻。

很明顯,分别是父權、神權、政權,他們交錯撻伐,各自占據着卓嘎子宮的控制地位。

神權,是片中出現極少極隐晦,卻極為關鍵的一項權力。因為上師的一句“隻要你們多念經認真超度,亡者的靈魂就會轉世到自己家裡”,卓嘎的意外懷孕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

...

可從始至終,鏡頭都沒有拍到上師的容貌,最多隻出現過一個衣角,鏡頭對準的,是達傑和長子江洋仰望的目光。那一句不知真假的預言,封堵了卓嘎所有的反叛之路,成為了父權作威的依據和倚仗。

父權,是最為直接對卓嘎造成傷害的一項權力。當卓嘎表示考慮到家庭經濟狀況而打算堕胎的時候,達傑毫不猶豫地一巴掌和那句“老人生前對你那麼好”,第二日的道歉也隻是為了換得卓嘎不堕胎的許諾。

...

而片中從頭貫穿始終的種羊,和羊圈裡的那些母羊,前者代表着占據絕對權威的男性,後者,則是任人擺布的女性。

...

女人,不過和母羊一樣,承擔着交配和操持家務的任務,再溫馴也不過是一件工具而已。

在那場種羊交配的戲份裡,萬瑪才旦并沒有僅僅把鏡頭放在種羊細長鋒利的眼神和犄角上,而是在父親、爺爺、長子江洋的臉上來回切換,最後停留在一個近景裡種羊交配時不斷晃動的巨大陰囊上。

而父權的壓抑并不體現在它的絕對壓制上,更讓人恐懼的是一種傳承。

長子江洋被父親帶到每一個重要的場合:去還種羊,闖入衛生所阻止卓嘎堕胎……

...

除了長子的身份,他還因為背上的痣和過世的奶奶一模一樣而被寄托了更多不一樣的期望。江洋是家中唯一一個正在接受教育的人,卻摻雜糾纏在兩個認知形态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念裡。導演給到他的鏡頭裡,除了直接要求母親不要堕胎的逼迫,還有一些動搖和迷茫。

最後一種權力,來源于體制。

電影裡的時代背景,是計劃生育年代的西藏。電影并沒有把目光放在探讨政策的正确性,但卻呈現了一種戲劇性——卓嘎是受害者,卻需要支付那筆巨額罰款。

而那頭被達傑認為“不産羔老實有什麼用”的母羊,被他們販賣成為了補齊罰款的犧牲品。就和卓嘎一樣。

當我想到這裡,我不得不感歎萬瑪才旦的叙事能力。

四 權力的自我瓦解和懷疑

如果僅僅隻談權力對女性的加害和掠奪,我覺得氣球不會達到這麼高的分數。

更讓我驚豔的是,所有權力的壓迫,都伴随着自我懷疑和迷茫,這讓我不禁想,是否實施壓迫的主體,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受害者呢?

卓瑪是宗教神權的受害者,因為和舊日情人的所謂“孽債”,她選擇出家為尼,卻又因為一場重逢開始懷疑自己所皈依的神佛和宗教,可最後,她作為神權在家裡的滲透,加害了自己的姐姐。

...

電影的結尾中,達傑賣掉了家裡那頭瘦弱的不産崽的母羊,以此去繳納超生造成的巨額罰款。在小鎮上,鏡頭跟在他身後,随着他沉重而若有所思的步伐上下起伏。大雨瓢潑,他坐在廣場上巨大的神佛雕像下,目光不知道穿過雨簾要探尋到什麼地方。

...
上師就一定正确嗎?佛祖就一定慈悲嗎?

長子江洋是父權的繼承者,他出席了每一個父權壓迫殘害母親的重要場合,這一點在阻止卓嘎堕胎那一場戲份裡達到高潮——他作為直接參與者展示了父權的淫威。可是影片中出現的一個超現實主義的長鏡頭卻讓我始終認為他對這一系列的權力是有掙紮懷疑的——夢境中,那顆将他斷定為“奶奶轉世”的标志性的背上的痣,被兩個弟弟輕易摘下,仿佛隻是貼在皮膚上一般。這是最明顯直接的對于神權的一種懷疑和反抗。

...

在影片最後的鏡頭,達傑在鎮上為兩個孩子帶來了他們心心念念的紅氣球,一個因為哥哥的不小心立馬就被弄破了,另一個在哥哥追逐着弟弟要玩氣球的途中被放到了天上。

...

達傑、江洋、卓瑪卓嘎兩姐妹、周措……村莊裡的人們一一擡頭,映在他們瞳孔裡的,是紅氣球飄飄蕩蕩的脆弱。

這不僅僅是達傑家裡會發生的故事,它以不同的方式上演在藏地許許多多的家庭裡,那些黝黑泛紅的面龐,他們從那紅氣球上想到了些什麼,懷疑着些什麼,又想改變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這或許也正是這部電影想要探讨的,想要喚起人們思考的吧。

...

關注公衆号 觀影 學習 唠嗑

...
BrainySpicy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