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感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對自己最愛的東西,我們往往會難以把握好這個分寸,就像七月和安生。

她們曾經那麼的親近,一起上學,一起軍訓,一起惡作劇,一起寫作業,一起吃飯,一起睡覺,那些隐秘的,不能對家長和老師說的悄悄話和小心思話,她們都能夠坦然彼此自己分享,那個時候,她們從外在到内心,都沒有距離。

...

一直到蘇家明的出現,這可能是她們第一次認識到,再親密的同伴,也需要在心裡有所保留的。就像他們三個人一同去爬山,七月躲在山洞外面偷聽安生和蘇家明的對話。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她們的心底開始有了距離感和戒備。她們或者說七月開始認識到,除了最親密的朋友,她們還可能是最具有競争力的對手。

...

蘇家明在這部電影裡的存在感并不強,這是導演的刻意為之,其實他隻是個符号,他也可以是李家明或張家明。

蘇家明的出現讓兩個女孩的愛情産生糾葛。如果沒有這個男人介入,那麼随着學業選擇的不同,兩個女孩的人生會慢慢的越走越遠,開始有各自的圈子,但她們的友情依然會保留,因為她們的愛情會各自開花。可正是因為他的存在,讓他們除了友情之外,還在愛情上有了糾葛,二維突然變成三維,兩條線突然變成了一團麻,而這種關系向來是最難處理的。

...

七月送安生走的火車站台上,那個突然從脖子裡掉出來的佛像,讓她的心裡埋下了一根刺,這也是她和蘇家明愛情裡的一顆定時炸彈。七月不知道怎麼面對安生,她甯願她走得遠遠的,甯願假裝自己不知道這件事,就像這個變數從來不存在一樣。

沒有距離感的友情,遇上了需要獨立空間的愛情。友情或者愛情,她們注定隻能選擇其中一種。這也是七月和安生免不了要撕上一場的原因。

...

也是從分别開始,她們的友情,開始回溫,他們依然是那對從少女時期後就開始相伴的好朋友,距離的産生反而讓她們有了空間開始反思彼此的關系,在彼此的心裡他們永遠是無法取代的好友。這也是為什麼七月在懷孕快生産的時間找到了安生。

其實終其一生,他們也沒有走出對方的影子。七月走了,留下孩子,安生帶着七月的女兒一起生活,并把她和七月的故事寫成小說在網上發表,小說筆名就叫七月。安生選擇用這種方式把七月留在身邊。

...

我隻是不能接受這個電影的結局,我甯願像另外一個片段裡那樣,短頭發的七月還在世界各地遊走,肆意揮灑着年輕美麗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