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消息,稱經典動畫《貓和老鼠》将要拍真人版電影。
導演是曾經執導過《神奇四俠》電影的蒂姆·斯托瑞,預計将在明年開始拍攝。

看到這個消息,好多人的童年回憶又被喚醒了。
它根本不用我推薦,但我想帶你重溫經典——
《貓和老鼠》

豆瓣9.6,非一般的強悍。
但是,評分再高也不足以證明它在我們心中的經典。

從1940年開播以來,它火了80年,刷屏了全球的電視。
其中在1943-1953年期間,它七奪奧斯卡,締造了動畫史上的一個傳奇。
1943 第15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動畫短片 《揚基都德鼠》 獲獎
1944 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動畫短片 《老鼠的麻煩》 獲獎
1945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動畫短片 《靜靜地請求》 獲獎
1946 第1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動畫短片 《貓的協奏曲》 獲獎
1948 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動畫短片 《小孤兒》 獲獎
1952 第23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動畫短片 《老鼠雙劍客》 獲獎
1953 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動畫短片 《約翰老鼠》 獲獎

《貓和老鼠》最早大概在八九十年代被國内觀衆看到,之後就掀起了一波浪潮,成為了觀衆心目中的經典。
當年除了電視上會播放以外,還會去租VCD、DVD之類的碟片,相信很多人反反複複的看了不止一遍。
甚至到了現在,我們也非常喜歡用它的表情包。

《貓和老鼠》經典版加起來191集,一集一個主題,随便打開一集就能看。
雖然沒什麼對白,但生動有趣的背景音樂也足以讓人沉浸其中。
整部動畫的故事劇情也很簡單,一隻叫做湯姆的笨貓,永遠在追一隻叫做傑瑞的機靈老鼠,觀衆們卻常長被它們整的樂此不疲。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也都好奇,湯姆到底是一個什麼特殊品種的貓。
一直到後來,大家逐漸确定了一點:湯姆大概是液體的。
可以被随意的壓成薄薄的餅幹。

也可以變成時髦的滑闆。

也可以變成靈活的鐘擺。

“貓有九條命”這句話在湯姆身上完全不成立,畢竟它要面對傑瑞這個狡猾的對手,就算是一百條命恐怕都不夠用了。
隻有在很少的幾集當中,是以湯姆取勝,或者雙方和解的方式告終。

除了貓和老鼠,其中還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兇猛的鬥牛犬斯派克,湯姆在抓傑瑞時,不小心招惹到或者被故意嫁禍也罷,總之湯姆會被斯派克暴打一頓。

還有住在籠子裡的金絲雀,嬌小可愛。
它經常會站到傑瑞一邊,共同對抗湯姆。

傑瑞收養的小灰鼠泰菲,我小時候一直以為是傑瑞的孩子。
泰菲天真可愛,經常會穿着白色的尿不濕出現,弄得傑瑞哭笑不得。

觀衆們都知道,《貓和老鼠》是一個輕松幽默的鬧劇,但是它背後的制作卻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付出。
在1939年,該系列的第一部劇集《甜蜜的家》誕生時,片中的貓本叫“賈斯伯”,貓叫“金克斯”。
但是因為米高梅公司的老闆不喜歡這個名字,所以便邀請觀衆頭片,最終成為了“湯姆”和“傑瑞”。
由于沒有對白,劇情的開展需要依靠背景音樂和豐富的肢體動作來呈現,因此工作量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動畫的整個制作團隊多大150餘人,每一集看似短短的幾分鐘,卻要花費全體工作人員大半年的時間,有些甚至長達18個月。
一集動畫的完成大概需要一萬五千幅手稿,畫好之後再将這些連續起來。
之後在上色,知道所有的細節方面全部沒問題之後才會播出。

這些手稿小到傑瑞和泰菲的老鼠洞,其中還有一些簡單的家具,例如台燈、地毯、床頭名字等等。

甚至是窗簾的印花,陽光照進來的陰影,都呈現的十分精細。

尤其是在《貓的協奏曲》一集,成為演奏家的湯姆,為觀衆們彈奏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湯姆彈奏的每一個琴鍵,都與樂曲的音符相對應。

著名的音樂家朗朗,曾經表示說:
自己與鋼琴之間的緣分、演奏時的動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來源于小時候看的《貓和老鼠》。

由此可見,對于一些人而言,它不僅僅是一部動畫,還影響了自己的童年。
雖然很多時候,湯姆都是在追逐傑瑞,它們兩個總是在打架。
但是比起交戰的輸赢,過程本身才是它們兩個和觀衆們最大的樂趣。

傑瑞也不是湯姆的敵人,而是雙方不可或缺的夥伴。
也多虧了它們持續不斷的追逐打鬧,才讓我們多了一段豐富的童年記憶。
這也是它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