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兩個英國士兵臨危受命,要向前線作戰的隊友傳達“立刻停止進攻”的訊息,時間隻有8個小時,如果訊息傳達不到,準備進攻的1600名士兵,會落入敵人的圈套,失去生命!

...

《1917》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劇情,而在于它的制作技術。《1917》拍攝中最難的地方不是角色的演繹,而是各種長鏡頭的拍攝和拼接,和要跟随兩位主角的視角進行故事的推進。

...

《1917》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音響效果”三大獎項,可謂實至名歸。奧斯卡最佳攝影羅傑狄更斯是《1917》電影成為奧斯卡和其他獎項熱門獲得者的主要功臣之一。“一鏡到底”這種“技術”雖然也是《1917》的優勢之一,但“光與影”的運用和構造,才是讓觀衆“沉浸式體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這裡,必須要贊揚下羅傑狄更斯,為觀衆在觀看《1917》時,呈現了最完美的光影美學!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老頭,都是第一次聽說。但是他掌鏡的電影,個個都如雷貫耳:《肖申克的救贖》、《冰血暴》、《老無所依》、《朗讀者》、《007:大破天幕殺機》、《銀翼殺手2049》等。

...

談到“長鏡頭”不得不提到咱們國内的文藝片電影。記得19年跨年電影《地球的最後夜晚》,宣傳點之一就是在電影結尾時的長鏡頭畫面。當時有一記憶深刻的調侃評語:如果通過鏡頭長短可以成為一個衡量導演是否載入史冊的标準,那我家路口的監控攝像頭是否可以拿奧斯卡?“長鏡頭”真的不是拿來裝逼的。

獲獎大熱的《1917》在奧斯卡上并沒有獲得他們想要的獎項,或者是觀衆期待的大獎,也有很多觀衆為《1917》憤憤不平,覺得這是一部神作。雖然《1917》獲得多個獎項的提名,也是奧斯卡或者觀衆對這部電影的認可。但是想要真正成為佳作,光靠技術是不夠的,故事邏輯、演員演技等,都是缺一不可的。

...

其實《1917》的故事比較老套,雖然有刻畫人性的描述,也展現了戰争的殘酷,也被評為《拯救大兵瑞恩》以來,最好的戰争片。可能是戰争片的緣故,導緻這部片子有些缺憾。觀衆們對于戰争片的審美是疲勞的,也都知道戰争是殘酷的,再怎麼展現戰争的殘酷、人性的黑暗,都達不到觀衆的High點。

...

從技術上說,這種僞“一鏡到底”的方式,是值得所有導演學習的。也希望國内的導演真心實意拍片,不要撈錢裝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