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許多觀衆會同我一樣,對最終呈現的《一秒鐘》感到些許意外:它竟然是一部如此“簡單”的電影,主線就聚焦于為了看逝世女兒的一秒鐘影像而選擇逃亡的張九聲(張譯飾)和被迫偷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劉浩存飾)兩個人身上。簡單的三天兩夜的故事情節、簡單的萍水相逢的人物關系。

對于不斷在風格上“求變”但始終追尋某種“史詩氣質”的張藝謀而言,這部電影興許就是他職業生涯中在構成上最為“簡單”、一目了然的作品。而這種“簡單”又有如片中連綿不絕的沙山一般,表層之下承載着的是複雜精确的設計、沉重的時代記憶和無法被言說、隻能被感受的“無言之言”。

...

拍攝這部電影,就如同挖掘出最終被風沙所掩埋的兩張膠片。而理解這部電影,我們首先需要知曉的便是“風沙”與“膠片”對片中的主人公們都意味着什麼。

片名《一秒鐘》,不僅是指張九聲的女兒在去世前的最後影像(或說是遺照)的時長——她活了一輩子,隻留下了一秒鐘;同時也對應着張九聲在當時得知這個消息後做出的逃亡和一系列抉擇——他為了看一秒鐘,甘願搭進自己的一輩子。

一秒鐘的時間,足以讓一個父親最後的“紀念物”被瞬間丢棄、一個人的尊嚴被瞬間碾壓;也足以讓兩個被綁在一起的陌生人,在看電影的同一秒鐘裡,通過對方同時想起自己的女兒與父親,獲得瞬間的溫暖。最終,一秒鐘被當做一種丈量曆史與人生的尺度,須臾之間,一生的重量,就壓在了一秒鐘裡。

...

張藝謀在電影中,讓兩位主角對此做了許多“有聲”與“無聲”間切換的傳達,尤其是一些哭戲上的層次,成為了一種“無言之言”。

比如張九聲在與劉閨女在開場搭車回村時,通過兩人互相扮演對方的父親和女兒,把主角的凄苦身世揭示而出,身世的凄涼與人生的愁苦,凝縮在劉浩存說笑時突然眼泛的淚光;而這份苦難所帶來的一份不得已的狡黠,也在她反複多次的偷竊行為中得以一覽。

又如在看完《英雄兒女》後,張九聲想要反複觀看女兒的一秒鐘影像,他的頭深深地從放映窗口裡探出去,再往回頭一顧,麻木的臉上瞬間連續掉下豆大的淚珠。這裡可以看出張譯在表演時所體認到的作為父親的多重情感。張九聲在進去的時候女兒8歲、影像中是14歲,六歲的年齡差讓他在第一遍觀看時甚至沒認出來。此時天人永隔絕的“相認”,包含了震驚、愧疚、痛苦、開心、絕望……一個人所能想象到的所有情感。所以他的表情必然要是麻木的,而他的淚珠也必然要決堤般地往下掉。

...

還有一場精彩的戲,是張九聲與劉閨女被保衛隊發現後,背對背綁在禮堂中。保衛隊的隊員們為了逮捕張九聲而蟄伏了一夜,就讓範電影服務他們再看一遍《英雄兒女》。在看到王芳認父一段時,兩個人都各自流下了淚水。

即便他們暫時身陷囹圄,卻仍能夠跳脫出自己當下的處境,因共情而流淚。張九聲此時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兒,同時也是将劉閨女當作女兒的一種影子;劉閨女此時也吐露出自己的心聲,雖然自己厭惡抛妻棄子的生父,但張九聲的出現讓她意識到“其實我很想念父親”。無論是張譯還是劉浩存,此時都顯出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表演狀态,完全讓身體與神情說話,表達出無法被明确訴說的時代創傷。

...

演員在表演時的“身體感”,還體現于多場兩位主角在沙漠中追逐奔跑的戲。尤其是劉浩存在電影結尾時提着膠片燈罩的奔跑戲,是全片最令我動容的一場戲。這場戲采用了這樣的設計:在一片荒蕪的大漠中,前面是一隊趕路的押送隊,發現了範電影偷偷塞給張九聲的兩格膠片,将它扔在沙漠中;而後面則追逐着奔跑的劉閨女,動作的速度幾乎是拼盡了全身的力氣,就算跌倒也不管不顧,爬起來就接着再跑。

這種不顧一切的追逐,再也沒有此前的追逐奔跑中任何功利性的、将“找尋”作為目标的奔跑。劉閨女此時隻是懷揣着最為簡單的告謝與告别的心思,就是這種簡單的情感,成為了她行動的觸發和推力。

在觀看這場戲時會讓人意識到,在大漠中的奔跑,演員的這種身體感宛如直接沖到了觀衆的面前,裡面蘊藉的就是一種能穿透人物情感、時代荒蕪的力量。而時間的流逝這一抽象涵義,也因此從演員的身體上轉移到了現實時空中,劉浩存此時仿佛跑過了一整個“膠片時代”,讓我突然擁有了一種穿越曆史跨度的感受。

...

哭泣與奔跑,幾乎是人所擁有的最為直觀、簡單的行為與動作,被劉浩存與張譯在片中反複演繹,不僅是在那個荒蕪年代裡留下的真實且直接的情感,也是留下一種企圖從時代中掙紮而出的生命力。

《一秒鐘》的确是一部“關于電影的電影”,但在我眼中,它與對電影本體或者說膠片時代的情懷并沒有太大的關聯(例如《天堂電影院》)。在那個精神貧瘠、人們的娛樂活動是隻能反複觀看某類電影的年代,“看電影”這件事所謂的“神聖性”本身就帶有枷鎖與禁锢的一面,甚至是負罪性,這種“二元一體”才是本片所關注的。

另一方面,在《一秒鐘》中更可觀的,還是在于電影中的電影如何承載人世間的情感,電影又是如何在人與人的相遇與别離裡被催化啟動,演員的表演如何傳遞出被掩埋的時代記憶。就此而言,《一秒鐘》确實稱得上張藝謀自新世紀20年來所作的電影創作中,最值得被銘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