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緩無憂的旋律中,一部悲劇鋪就。這是時隔多久,我因為一部電影落淚?貌似從來沒有過。小時候跟哥哥去看電影,講一位媽媽為了孩子上學打拼,還因為哥哥哭的稀裡嘩啦而我毫無觸動被揶揄好久。可是成年後,卻發現自己竟開始變的多愁善感時常郁郁寡歡,竟也能融入人物的情節去共情去感受。可是也僅限于個人人生境遇之悲劇,怕是因為了解人生未來之大不确定,懷揣着對未來的恐懼才得以至此地步。也正好印證我是自私自利之流吧。

誰小的時候沒有一個公主夢,幻想自己是鑲着金邊的主角,随着時間的延續大部分人開始把這個幻想尴尬而又現實的埋葬在心底,老老實實的做着自己普通生活劇中的無人問津的主角。其實這部電影給我的一點感觸就是,跟豆瓣一個組:誤入他人世界的經曆,很相像。松子的一生,因為死亡展現在阿笙的面前,松子跌宕起伏的一生,在外人眼裡也不過是幾句談資,是他人眼裡的可有可無的配角,誰又能進入她的世界,感受她的凄涼。

人就像是一個圓環,不斷的前行不斷的與他人相切相交相離,我有時經常會想象,偶爾碰到的人,或者自己熟識的人,與之相交所看所感,跟他本人站在人生的圓心所看所感會有多大的差距?我們所認為的無足輕重的籍籍無名的小人物,站在他們的圓心,又是怎樣的存在?

我們對外界所表現出的行為,都是有迹可循、由那些藏于深處的不為人知的經曆所決定的。我之前跟一個朋友說這事,想表達每個人在外人看來可恨可鄙的行為,若要深究其實也必有他内心可歎可憾的緣由。但是我被反駁道,評判一個人的行為就是靠社會公認的準繩,不會因為個人的經曆去改變,外人沒有必要也沒有精力去事事都要考慮下你的深層原因。很有道理,畢竟他人舞台上的配角的心路曆程誰會去考慮。

這部電影,就是站在一個我們平時不會注目的人的圓心,畫完了一個悲慘凄涼的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