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這部劇很戳我的點。我也覺得它有一些缺點槽點,但我的習慣是隻要整體是好的,就不需要揪着它的缺點大做文章。畢竟對錯優劣是建立在一個既有價值觀基礎上才能判斷出來的,所以槽點這種東西其實也帶有很強的主觀性。每個人的價值觀、審美和同理心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很難出現一部劇滿足所有人的訴求,讓大家都喜歡。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看到别人做了什麼,而不是别人沒有做什麼。
我個人真的很喜歡這部戲的選角,外形不是那麼突出但氣質貼合(蔣勤勤老師當然是很女神的,隻是單看外形的話,肯定沒有很多當紅的女演員那麼具有普遍性的吸引力),而且演技也不會讓我跳戲,我沒有學過表演沒法看出哪出戲該有幾個層次,演員又表演了幾個層次,但是不管有沒有台詞,我還是能通過演員的演技體會到這部戲裡的角色當時大概處于什麼樣的狀态,什麼樣的情緒。
再來說劇情,我不是懸疑的瘋狂愛好者,所以對于缜密而複雜又充滿反轉的情節設計也沒什麼太大的追求,我隻是欣賞不來那種邏輯上有大bug,或者隻為了炫技而炫技沒有任何感情或思想内核的作品。而這部劇我并沒有看到大的邏輯漏洞,而且我也覺得它有着一個堅實的内核。
雖然我不确定編導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但看完之後會讓我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第一個故事還是第二個故事,導演最終都沒有讓主犯接受法院的判決,不知是不是因為在大衆觀念裡判決就意味着斷定一個人就是完全的黑色的,而這兩個故事裡的人物卻都是以灰色居多。犯罪是極端的手段,是這個社會不該發生的惡,但這裡的主犯卻又仿佛有些情有可原;被害者明明應該是受害的一方,付出了生命和其他慘痛的代價,但隐隐又覺得他們不是那麼無辜。
這裡的受害者和迫害者都無法完全斷定他們的“是”與“非”。迫害者的“是”在于他們的聲音,他們的訴求沒有被聽到,吳念生當年最需要的可能隻是有人能夠幫助他女兒報警,袁曉東可能隻是需要父母的愛和保護。受害者的“非”在于他們總是忽略别人的聲音,無視他人的人權,無視他人的求救,無視他人的傷痛,無視他人的孤獨。但他們為什麼不去聽别人的聲音呢,可能是因為他們自己的聲音也沒有被聽到,自己的訴求也沒有被滿足。
所以在這樣一個很多人都隻能捂上耳朵埋頭于自己的世界,沒有餘力去傾聽他人聲音的世界,就會發生很多讓人惋惜又看似不可避免的悲劇。說看似不可避免,是因為其實兩個故事,在最初其實隻需要一點點改變,哪怕有一個人聽一聽他人的聲音,都不會走向讓人遺憾的終結。
但隻是在對面的人沖着自己奮力的張合嘴巴的時候,把自己緊捂着耳朵的手稍稍松開一點,聽一下他的聲音,到底需要多少力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