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看這部電影,笑着笑着就哭了,可哭着哭着也就懂了。

深以為然。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是一部喜劇片,由漢内斯·赫爾姆執導,2015年12月在瑞典上映。2016年獲得第29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喜劇片,2017年獲得第89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化妝與發型提名。

...

電影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

59歲的歐維脾氣古怪,性格固執己見,中規中矩,在妻子去世,和被工作了43年的公司開除的雙重打擊下,徹底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所以決定去死。

然而每次赴死都被鄰居的種種情況打破,在這些意外中,歐維漸漸打開心房,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與鄰居們攜手共進。

該電影并沒有用一個虐心的故事去刻意賺取觀衆的眼淚,而是以一個獨特的角度——自殺的方式,穿插回憶了主人公歐維的一生。下面,我将從三個不同的電影角色出發來談一談這部電影對我們的啟示。

...

01 歐維:不了解别人的過去就不要提前下定結論

歐維,59歲,性格執拗,脾氣古怪,中規中矩,講究原則。電影一開頭就是他打開家門,在小區巡邏:檢查垃圾是否按規定分類、大罵鄰居家随地小便的狗、将孩子們随手亂放的玩具整齊擺放、将随意停放的自行車歸位、檢查車庫門有沒有鎖緊、詛咒随便進入小區的流浪貓……

一開始便給觀衆塑造了這麼一個被鄰居稱為“地獄來的惡鄰”的不近人情的主人公角色。

也就是這麼一個暴躁的主人公,為什麼僅僅是因為妻子去世和工作了43年的公司開除,就使他徹底失去了活着的念頭,于是決定跟随妻子的腳步,去死亡世界裡尋找妻子呢?

...

不了解别人的過去,就無法去随意評判,于是,電影透過歐維每次的死亡,向觀衆揭開了他不為人知的過去。

歐維幼年喪母,缺失母愛,父親不善于流露愛意,唯一一次抱歐維也是因為歐維差一點被火車撞到,都說父愛是無言的,也正是因為這無言的父愛,讓歐維養成了不善交流的性格。

雖然不善交流,但在父愛的陪伴與守護下,歐維還是健康的長大了。當歐維将成績單交給父親時,父親太過開心,向同事們炫耀成績單,被駛來的火車撞倒,當場去世。

歐維目睹這一切,養成了偏執的性格,他凡事都仔細檢查,執拗的不準車輛駛進小區,就怕一不小心哪裡出了問題,也造成和自己父親一樣的悲劇。

...

為了還掉鐵路預支給父親的工資,歐維勤懇地留在鐵路上工作,然而,不幸再一次籠罩他,鄰居家着火,他毅然沖進火裡救人時,火星飛濺到他家屋子,整個家被燒毀,什麼也沒留下。

一次意外歐維在火車上遇見了他以後的妻子索尼娅,一見鐘情。在歐維眼裡,世界是黑色的,隻有索尼娅是彩色的,索尼娅的樂觀,堅強和給予歐維的愛讓歐維整個世界都明亮了。

索尼娅陪着歐維完成工程師自學,答應嫁給歐維,還懷上了歐維的孩子,一切是那麼美好。然而,不幸再次來臨,在公車旅行時,大巴車司機醉酒,使得妻子受傷,孩子沒了,妻子的雙腿也癱瘓了。

...

歐維一個勁地寫信給政府,希望追究旅行社,大巴車司機責任,然而石沉大海。在絕望之際,是輪椅上的妻子鼓勵他,讓他振作起來。

然而,六個月前,妻子癌症去世了。在歐維眼中,妻子就是他整個世界,那整個世界都塌了,人能沒事嗎?

電影講到最後,觀衆們也慢慢明白了,一開始給歐維定下的稱号“地獄來的惡鄰”其實并非如此,推翻了歐維給我們所有的印象,讓我們看見了最真實的他,不善表達,卻正直勇敢,默默保護着鄰居,别人困難之際勇于伸出援手。

不了解别人的過去,就不要随意給這個人下定結論。生活中,每個人背後都藏着一個故事,你要先去聽故事,再去決定事情。

...

02 索尼娅:要麼死亡,要麼好好活着

《芳華》裡有這麼一句話:一個從來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這句話用在歐維和索尼娅身上最合适不過了。

索尼娅和歐維是互補的性格,一個鬧騰,一個沉默,一個樂觀,一個脆弱,索尼娅像是一道光,不僅接受了歐維,還給了歐維一個家。

然而,命運對于索尼娅同樣不公,她是大學教授,嫁給歐維後,懷孕旅行受傷昏迷,經曆了一些時日醒來了,但孩子沒了,她的雙腿也失去了行走的能力,隻能靠坐輪椅生活。

原來的工作崗位不接受變成殘疾的她,旅行社和大巴車司機也沒有負起責任來,她投了很多很多簡曆,最後都以她不能行走為由拒絕了她。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特殊教育學校,但是學校不肯裝修輪椅行道,這讓索尼娅的工作受到了限制,停滞不前。

索尼娅的遭遇讓這個家都死氣沉沉的,看着不斷給政府寫信的丈夫歐維,索尼娅對他說道:要麼死,要麼好好的活着,不是嗎?

...

于是當晚,歐維自買了木材,冒着大雨到學校給索尼娅修了一條輪椅專用道,索尼娅重新站到了講台上。特殊教育的學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殘缺,但是索尼娅并不氣餒,耐心幫助他們,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用到了學生們的身上,直到他們成材。

面對不幸,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會選擇畏畏縮縮,不敢面對。索尼娅就像正如魯迅先生說的那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是一個真正的猛士,面對困難與不幸,把目光轉向解決方法而非不幸本身,讓自己重新開始,也讓身邊的人更具勇氣。

也就像她說的:要麼死,要麼好好活着,不是嗎?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在索尼娅看來,最幸運的是她還好好活在這個世界上,這就夠了。

...

03 帕爾尼娜:沒有人能獨立承擔一切

帕爾尼娜和歐維似乎是兩個對立,歐維一個人承擔着一切,保護鄰居,包括赴死,他認為他能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事情,在他看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笨蛋,都是傻瓜,除了自己。

...

而帕爾尼娜則毫不在意,大大咧咧的表現自己和丈夫的不足,第一次搬進小區,帕爾尼娜毫無顧忌地對歐維說丈夫不會倒車,讓歐維幫忙。

當丈夫從梯子上掉下來後,帕爾尼娜立馬去找歐維幫忙,在丈夫腿受傷不能開車時,帕爾尼娜同樣去請求歐維教她開車等等。她有任何困難,首先做的就是向别人求助,尋求别人的幫助。

帕爾尼娜不斷地給歐維增添新的麻煩,也一次次打破了歐維的自殺,直到影片最後,帕爾尼娜的一段話終于驚醒了歐維:

因為你遭遇不幸,就怪别人白癡?你才是最愛放棄的人;你覺得每個人不需要幫助也可以活下去,但是你知道嗎,沒有人能夠獨自承擔一切,包括你!

...

歐維也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開始去幫老夥伴魯尼,避免魯尼被強制帶到養老院,開始聯合鄰居們,一起對抗“白襯衫”。

沒有人能活成一座孤島,每個人都面臨需要與被需要的情景,沒有人能獨立存在。

...

結語

尼采在《善惡的彼岸》裡這樣寫到:自殺的念頭是個極大的安慰,借此,一個人可以成功的度過許多令人不愉快的夜晚。

歐維選擇自殺,有來自各方面的原因:失去摯愛,年老失業,拒絕接受世界等等,人世間沒有值得他留戀的東西,死亡,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

然而鄰居們的不斷打擾,孩子們給他畫的色彩斑斓的畫,都讓他重新感受到了愛與被需要,愛與被需要是一個人生存的最基本需求,然而當今的很多人都活成了自己的英雄,不需要被愛,也沒有了被需要,一個吝于給予,一個羞于啟齒。

所以,在最後看到歐維将給自己孩子做的搖籃拿出來讓帕爾尼娜使用時,當他小心翼翼地将嬰兒放進搖籃裡逗弄時,我似乎聽到了他心結打開的那一刻。

...

他開始接納世界,開始打開心房,開始接受來自鄰居的愛,重新意識到自己被鄰居們需要,最終,放棄了自殺。

影片的最後,歐維死了,死于心髒體積太大,死于某一個下雪的早上,帕爾尼娜看到歐維家門前有雪花,沒有像往常一樣出門鍛煉,匆匆叫起丈夫跑到歐維家裡,看到歐維安靜的躺在床上,那隻流浪貓趴在他的胸口。

他留下了遺書,交代了所有的事情,鄰居們也聚在教堂,悲痛地送歐維最後一程。

《神話的意義》中說:不要追求生命的意義,追求活着的意義。我想,活着的意義大概就是愛,與被需要吧!

...